一岁婴儿,因发热2周来诊。查体:发育营养差,面色较苍白,体温39℃,皮肤有散在小瘀点,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Ⅲ级连续性杂音,P2亢进,双肺未闻及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2cm此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 房间膈缺损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 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
关于周围型肺癌说法正确的是() 支气管镜检查易发现。 此型最常见。 癌组织起源于末梢的肺组织。 可侵犯胸膜。 易与转移癌相混淆。
房间隔缺损最常见的解剖类型是() 原发孔未闭。 继发孔未闭。 静脉窦缺损。 卵圆孔未闭。 冠状静脉窦部缺损。
最常引起肺心病的疾病是()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症。 肺间质纤维化。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以下对恶性淋巴瘤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外,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可转变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霍奇金病常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单独在骨髓中发现R-S细胞即可诊断。
一岁婴儿,因发热2周来诊。查体:发育营养差,面色较苍白,体温39℃,皮肤有散在小瘀点,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Ⅲ级连续性杂音,P2亢进,双肺未闻及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2cm明确先心病的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