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631普通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液。

【答案】体液是指体内以水作为基础的液体。

2. 自然突变。

【答案】自然突变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

3. 免疫。

【答案】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

4. 扩散。

【答案】扩散是指一种物质的分子从相对高浓度的区域移动到低浓度的区域的过程。

5. 效应器。

【答案】效应器是生物在信号刺激下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部位。

6. 主溢痕。

【答案】主缢痕是指在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染色体上出现的一个向内凹陷的缩细的部位,着丝粒位于其上。

7. 聚合果。

【答案】聚合果是指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之上形成的果实,如白玉兰、莲、草莓的果。

8. 酶。

【答案】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化学本质多是蛋白质。有的酶蛋白只有一条肽链;有的酶蛋白有多个亚基组成,称多亚基的酶。有些酶在催化反应时不需要其他的辅助因子,有些则需要。作为酶活性辅因子的有机小分子称为辅酶。

二、填空题

9. 物种是_____,它是_____的单元,也是_____单元。

【答案】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够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生物分类;生物进化

10.陆生节肢动物依靠_____将空气直接送到组织。

【答案】气管

11.光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

【答案】光谱成分;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12.鸟类肺的最小功能单位为_____,而不是肺泡。

【答案】微气管

【解析】鸟类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孔、内鼻孔、咽、喉、气管、2个支气管、肺、气囊。鸟类的肺相对体积较小,是一种海绵状缺乏弹性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由多极分支形成的复杂网状管道系统构成。其中最细的分支是三级支气管或平行支气管,其呈平行排列。在三级支气管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微气管,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微气管周围。微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鸟类肺的功能单位。微气管相当于其他陆栖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类)的肺泡,但在结构上又有本质的区别,即肺泡是微细支气管末端膨大的盲囊,而鸟类的微气管却与背侧及腹侧的较大支气管相连通,因而不具盲端。鸟类的微气管直径仅有其肺的气体交换总面积比人约大10倍。鸟类还有4对半气囊,辅助呼吸,气囊主要由单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有少量结缔组织和血管。气囊是暂时性储藏气体的场所,无气体交换的功能。鸟类呼吸系统为双重呼吸,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都单向通过肺,进行气体交换。

13.呆小症是由于幼年_____缺乏所引起的,而侏儒症是由于儿童生长期_____分泌_____的缺乏导致的。

【答案】甲状腺素;垂体;生长激素

【解析】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至少分泌7种激素(蛋白质和多肽类):生长素、催乳素、促黑激素(不通过靶腺而发挥作用)、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对相应靶腺的发育及分泌功能起促进作用。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引起呆小症;人幼年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将患巨人症。

14.根尖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部分。

【答案】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或成熟区)

15.神经组织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答案】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16.调控糖酵解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解析】糖酵解是葡萄糖氧化的第一步,其最终产物是丙酮酸,反应在细胞质中发生。反应

分为两个阶段(9个反应):第一阶段(前4个反应)是将葡萄糖转变为2分子3-磷酸甘油醛,消耗2个ATP ; 第二阶段(后5个反应)是将2分子3-磷酸甘油醛转化形成2分子丙酮酸,第二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共生成4分子A TP 。其中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葡萄糖经己糖激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经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生成丙酮酸。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这三个酶调节着糖酵解进行的速度,被称为关键酶。

17.果实大体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梨和苹果的可食部分来自_____和_____。

【答案】真果;假果;花被;花托

18.细胞内

【答案】是维持细胞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的离子,正常情况下_____离子的细胞内浓度远钠钾泵 低于细胞外。维持这个浓度梯度主要是_____不停的转运的结果。 【解析】钠钾泵是一种蛋白质分子,主要作用是进行钠离子和钾离子之间的交换,每当三个钠离子被转运出细胞,就有两个钾离子被转运到细胞内部,以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根据老树的年轮能够推测以前的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答案】因为在春、夏季,气候适宜,水分充足,老树的木质部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导管细胞多,管腔大,木纤维成分少,材质疏松而颜色较浅,称为早材。入秋随着气候变冷,雨量减少,形成层活动减弱甚至停止,所形成的导管细胞少,管腔小,木纤维成分多,材质紧密而颜色较深,称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界限不明显,但第一年的晚材和第二年的早材界限明显,由于维管形成层在一年中周期性的活动,多年生老树的树干上出现年轮。根据年轮可以算出树的年龄,根据某一年的宽窄也可推测出该年的气候特征,如雨量多少、气温高低等。考古学上甚至可利用年轮及木材的结构来推测文物的年代。这就是年轮用于推测以前的气候和环境状况的原因。

20.为什么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位于中心位置?

【答案】一切真核细胞都有完整的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分化和生长中都有重要作用。细胞核是参与细胞繁殖的重要细胞器。在细胞的生活史中,细胞核指导细胞的代谢活动,决定细胞最终的状态。细胞核指导合成的重要蛋白质经内质网通道运输到细胞质中,组成核糖体的基础物质也是在核仁中合成、储藏并输送到核糖体的。遗传物质(基因)主要是位于核中,所以细胞核可被认为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的这些重要功能使得它应最大程度地受保护,而处于细胞内的中心位置恰恰可提供这样的保护,这样的排列也使细胞更适应环境,并更好的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