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题库>儿科专业题库

问题:

[单选] 10岁男孩,发热,间有双下肢关节肿痛十余天,病前2周感冒过,曾伴有咽喉痛。体查:发育营养可,颈、下颌浅表淋巴结可及花生米大小多个,咽(-),心肺无异常,左膝关节、双踝关节轻度肿胀,皮肤温度稍高。ESR50mm/h,ASO>250U/ml。最可能的诊断:()

A . 化脓性关节炎
B . 生长痛
C . 风湿性关节炎
D . 结核性关节炎
E . 白血病浸润

一患者,自觉右侧口底后份、舌根及咽部疼痛,用2%的利多卡因阻滞麻醉三叉神经第Ⅲ支后,疼痛仍不缓解;再用1%~2%的丁卡因喷雾于舌根部、咽部后,疼痛缓解。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三叉神经第Ⅱ支痛。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舌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舌下神经痛。 患者,女,32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5年,妊娠34周,胸闷气喘3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胎儿取出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喘症状加重,SpO2下降,心率增快达150次/分。查:PaO256MmHg,PaCO232mmHg,双肺底湿啰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ARDS。 急性右心功能衰竭。 低血容量休克。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是()。 肌松前有肌纤维成束收缩。 强直刺激后不出现衰减。 对强直刺激后的单刺激出现易化。 去极化肌松药可增强其作用。 抗胆碱酯酶药可增强其作用。 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多种方法中,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可重复治疗的是()。 卡马西平治疗。 神经撕脱术。 无水酒精注射。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局麻药封闭疗法。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激动N1受体。 阻滞N1受体。 激动N2受体。 阻滞N2受体。 增强胆碱酯酶活性。 10岁男孩,发热,间有双下肢关节肿痛十余天,病前2周感冒过,曾伴有咽喉痛。体查:发育营养可,颈、下颌浅表淋巴结可及花生米大小多个,咽(-),心肺无异常,左膝关节、双踝关节轻度肿胀,皮肤温度稍高。ESR50mm/h,ASO>250U/ml。最可能的诊断:()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