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外语学院830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______。
【答案】赫塔·米勒。
【解析】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走》、《光年之后》、《行走界线》与《河水奔流》等。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2. 20世纪初美国“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是厄普顿·辛克莱写的《______》。
【答案】屠场
【解析】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有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敢于面对美国的经济繁荣,正视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体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把美国文学推上高峰。厄普顿·辛克莱在1905年发表的《屠场》是“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了肉类加工厂非人的劳动条件。
3. 创作短篇小说《一个文官的死》的作家是______。
【答案】契诃夫。
【解析】《一个文官的死》是契诃夫于1883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小说通过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小人物,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上小人物的奴性心理。
二、名词解释
4. 巴别塔神话
【答案】巴别塔神话是《圣经·旧约》中的一个神话。传说人们为了避免洪水灾难的再次发生而修建通往天国的巴别塔。此事触怒了上帝,上帝不允许人类怀疑自己的誓言,于是上帝决定通过给每一个人创造不同的语言而将人们分隔开,于是巴别塔被迫中途停工。巴别塔神话在宗教艺术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表明人类狂妄自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
5. 流浪汉小说
【答案】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欧洲近代小说,是城市兴起和经济衰退的产物。流浪汉小说基本取材于现实,聚焦于城市无业游民的生活,多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他们自述身世的方式,按照其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进行叙事,展示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客观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但是,因为流浪汉小说常常采用玩世不恭或同流合污的态度对待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所以,其思想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流浪汉小说对于此后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
特别是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无名氏的《小癫子》是西班牙最早的流浪汉小说。
6. 《十日谈》
【答案】《十日谈》是薄伽丘创作的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一部文学作品。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7. 《阿卡奈人》
【答案】《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第一部成功的喜剧。它通过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表面上很不严肃的讪笑打诨的场面来反映生活,很像闹剧。剧中滑稽和丑陋的事件,寄寓着非常严肃的思想。《阿卡奈人》的政治作用在于扫除雅典公民中的主战心理,号召订立和约。诗人在剧中指出,战争对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有利,对人民有害; 他认为战争双方都有过错,主张各城邦团结友好,发扬马拉松精神,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威胁。阿里斯托芬正是从这个思想高度去俯视脚下的现实,才把生活中丑陋的本质挖掘出来,尽情地加以嘲笑。
8. 拜伦式英雄
【答案】拜伦式英雄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 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都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9. 摩西五经
【答案】摩西五经是西伯来圣经最初的五部经典,又称摩西五书。它们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摩西五经是犹太教经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它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唯一的一部希伯来法律汇编,并作为犹太国国家的法律规范。其主要思想是:神的创造、人的尊严与堕落、神的救赎、神的拣选、神的立约、神的律法。
三、简答题
10.《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手法如何表现?
【答案】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是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尤利西斯》是乔伊斯最重要的作品,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1)叙述焦点由外部彻底转向内部
和传统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彻底转向了内部,即人物的意识,但是人
物的意识流绝不是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封闭的。一方面,人物过去的全部经历,他们彼时彼地的许多感受都零乱地、时断时续地出现在“此时”的意识流中,细心的研究者甚至不难把它们从中
“清理”出来; 另一方面,引发出那如缕不绝的意识之流的不是别的,而恰恰是眼前的外部世界。
(2)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来状况
意识流和传统小说中条理化、逻辑化、井然有序的内心历程显然有别,小说所追踪的是人物意识活动的原始状态,他们的意识流动飘忽不定,不受时间、空间和逻辑的制约; 这种表面的紊乱其实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来状况。既反映了在现代心理学成就启发下人们对自身意识活动的更深入的认识,在文学上也是对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一个重要突破。总之,在《尤利西斯》中,人物的意识流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人物内在特征的外化,在跳跃性、随意性之中,处处显露出人物过去的经历、教养、气质。例如,布卢姆的意识流总是带上了务实的色彩,具体而平凡,涉及到的、不外日常人生,看得出他懂得人情世故,有幽默感; 斯蒂芬的意识流常常引经据典,既有哲理性,又有诗歌的形象性,富于玄想; 玛莉恩的意识流则更生活化,更多鲜艳的色彩,更多花草,她生性坦荡,少有顾忌的特点也在意识流中表露无遗。
(3)人物“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在传统小说中,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这种情况相反,在《尤利西斯》中作家好像“退出”了小说,人物仿佛越过了作家而“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
11.《第二十二条军规》如何体现黑色幽默的艺术特点
【答案】《第二十二条军规》反映的是二战期间,驻守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大队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海勒把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真实、闹剧与正经调和起来,以阴冷的、玩世不恭的幽默来嘲笑一切,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使人在震颤中去思索,在喜剧中去悲哀。
(1)思想内容体现了黑色幽默
在思想上,黑色幽默的作家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痛苦而恼怒的深层体验。《第二十一二条军规》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了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美国空军部队的军营生活,无情地嘲讽和抨击了黑暗的现实,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危机,表达了人必须作出人生选择的思想。
①通过尤索林在美国空军的生活遭遇,揭示了战争的荒谬实质,美国军事官僚机器的黑暗和非人道,以及美国政治与军事政策的伪善本质。
②通过对军营黑白颠倒、生死难辨、美丑倒错等生活现象的描写,小说隐喻地表现了现代社
,及其统治力量对人性的异化和扼杀,抨击了噩梦般的社会“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
会现实,揭示了世界和人生的荒谬性。“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统治集团力量和其荒谬实质的形象化体现,它将人置于无法反抗的境地,无视人的生命与存在,将世界变成一个疯人院,使人生变得荒诞不经。
③表达了在荒诞世界里进行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思想。尤索林抱着爱国热情参加军队,却发现战争不过是骗局,正义不过是幌子。他曾经试图反抗,但在现实面前最后不得不采取逃避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