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27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史基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西方四大通讯社

【答案】西方四大通讯社是指法国新闻社、英国路透社、美国联合新闻社和合众国际社。法新社(前身为哈瓦斯通讯社)由哈瓦斯于1835年创办于巴黎,路透社由路透于1851年创办于伦敦,美联社于1848年创办于纽约,合众国际社是由斯克里普斯于1907年创办的合众社和赫斯特1908年创办的国际新闻社合并而成。

2. 电脑辅助新闻学

【答案】整个新闻界在互联网介入下出现了电脑辅助新闻学,简称CAJ 。所谓电脑辅助新闻学,主要便是借助在线服务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环球网等进行新闻采集,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3. 《信使报》

【答案】《信使报》于1827年创办,是智利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宗旨为“独立、客观、允分”地报道新闻。每天出版50版左右,行销全国,周日出120版,销量比平日增加一倍。该报在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安托法格斯塔、卡马拉出版不同的地方版。报纸的内容广泛,重视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 经济消息信息量大、时效快,每天提供的最新数据为工商界所必读。广告收入约占全国报刊广告费的70%o

4. 《工人曙光报》

【答案】《工人曙光报》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1878年彼得堡成立了“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协会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多次领导工人罢工,并于1880年2月15日出版《工人曙光报》,由协会领导人哈尔图林亲自担任编辑。哈尔图林通过《工人曙光报》宣传协会纲领,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先进作用,主张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争取共同的政治权利,为最终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而斗争。不久,哈尔图林因制造冬宫爆炸事件和刺杀亚历山大二世,被沙皇政府紧急缉捕,《下人曙光报》随之停刊。

5. 电子传播

【答案】电子传播是指20世纪兴起的广播和电视这两种大众传播媒介。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以及电视的关键是电子,因而把它们称为电子传播。广播与电视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新闻传播,由印刷传播为主,进入了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并驾齐驱的现代大众传播时代。又因电子传播能跨越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它为人类传播活动树立一个新的里程碑。

6. 《小日报》

【答案】《小日报》是19世纪下半叶巴黎最有影响的四大廉价日报之一,米劳德于1863年2月1日创办。该报尽量减少枯燥的政治报道和冗长的政治争论,增加各种简洁有趣的最新消息,以刺激性社会新闻(如凶杀、诉讼、天灾等)和怪诞的连载小说吸引读者。1880年销数为60万份,占巴黎报刊销量的四分之一。1884年《小日报》首创周刊《图画副刊》,1891年后增加了彩印图片,内容以娱乐性材料和故事为主。该报后来由于宣扬军国主义,支持极右势力,遭到人民唾弃,销路下滑。

7. 《悉尼公报》

【答案】《悉尼公报》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张报纸,1803年由英国当局创办,主编是乔治·豪。该报是一种四页的小型报纸,最初主要刊载官方公告、法令,后来逐渐刊登公告和航海消息,同时出现了一些海外消息,售价六便士,1842年停刊。

8. 意大利《晚邮报》

【答案】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意大利文对开报纸。1876年3月在米兰创刊。1912年成为意大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题词利第一份在全国发行的报纸。1925年后几乎成为法西斯政权的机关报。1945年一度停刊。同年4月26日改名《新邮报》出版,5月更名《消息报》。1946年5月称《新晚邮报》。1959年改用现名。从1974年起为里佐利财团所有。编辑方针以独立著称,国际新闻较详尽准确。日发行量62万份(1990)。另有海外航空版向国外发行。

二、简答题

9. 列举20世纪初澳大利亚出现的报团,并作简要介绍。

【答案】20世纪初,澳大利亚出现了报团。1902年默多克报团形成,1921年“先驱和时代周刊”报团形成,瑙顿报团和帕克斯报团也相继出现,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默多克报团1923年在阿得雷德创办《阿得雷德新闻报》后,又陆续拥有了《澳大利亚人报》、《每日镜报》、((每日电讯报》、《真理》周刊和多家郊区报刊和电视台。

(2)费尔法克斯公司1951年在悉尼创办的《金融评论》,虽然发行量不大,但在上层政界和经济界有很大权威。该公司又于1926年和1969年在堪培拉创办了《堪培拉时报》和《堪培拉新闻报》,同时经营广播和电视台。

(3)帕克斯新闻联合控股公司规模较小,由弗兰克·帕克斯创建于1933年,1972年把《每日电讯报》卖给默多克新闻公司后,转而迈向广播电视业。

澳大利亚报业的最大特点是垄断严重,仅默多克和帕克斯两个报团就控制了全国90%以上的报刊,此外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每家日报几乎都有股份,在电视、广播、杂志和城郊、乡村报纸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相互连锁的股权。

10.简述《美国之音》对外宣传的几个历史阶段及主要宣传手法。

【答案】(1)《美国之音》的成立和发展

①《美国之音》成立于1942年2月,是美国政府对外设立的宣传机构,其下拥有广播电台与电视台,总部座落在首都华盛顿。美国之音是世界第二大的广播机构/公司,仅次于英国广播公司,其全球影响力也仅次于英国广播公司,每天以44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广播。内容包括新闻时事、专题节目、英语教学节目、美国流行音乐与反映美国政府立场的社论,是知名的国际广播之一。

②“美国之音”初创时隶属美国战时情报局,1953年起归美国新闻署领导,经费来自政府拨款。“美国之音”在继续传统演播方式的同时,已经开始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人们发送新闻。

(2)《美国之音》对外宣传的几个历史阶段

①成立之初,主要从事战争宣传。

②二次大战结束后,主要进行反共宣传。

③以后逐渐将重点转为阐明美国政府的政策,宣传美国社会和美国生活方式、报道国内外新闻及时事评论等,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包括新闻、时事分析、评论、新闻专题、音乐、艺术、科学、体育及各种英语教学节目等。

(3)《美国之音》的主要宣传手法

①蛊惑人心。

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反共和利用所谓“民主”、“人权”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一直是《美国之音》的基本内容和手段,《美国之音》经常播出美国当权者们的反共言论。

②情感体验。

利用听众的情感体验,来加强对他们的影响作用,以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是《美国之音》长期以来的宣传手法之一。

③对听众造成心理压力。

《美国之音》认为,由于听众对于外部加给他们的行为方式总是相当被动和消极的,因而为了实现宣传的多种目的,就必须在宣传中利用心理压力,对听众从心理上不断施加影响。

④影响听众的潜意识。

《美国之音》认为,运用影响潜意识的方法可以降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阻碍宣传发挥作用的各种困难得以消除。用这种宣传手法战胜某些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渗人他们的潜意识,降低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形成一种客观公正的假象,取得他们的信仟。

⑤用暗示法造成听众错觉。

《美国之音》从宣传心理出发,认为可以利用人类的弱点,应用暗示影响的原则,有效地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暗示法是《美国之音》改革宣传手法的主要心理学依据之一。

⑥新闻与评论分离。

把新闻与评论分开的手法,是使《美国之音》改变形象的一项重要措施。分离是一种假象、种手法。只不过是把意图隐蔽起来,手法更加巧妙罢了,起到“增评加注”的作用。

⑦有目的地选择与编排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