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05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之金融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最不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是由于( )
A. 货币价值变动引起。
B. 经济结构落后
C. 国民收入变动
D. 经济循环周期
【答案】B
2. 以下的金融资产中不具有与期权类似的特征的是(
A. 可转债
B. 信用期权
C. 可召回债券
D. 认股权证
E. 期货
【答案】E
3.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货币创造
【答案】A
4. 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 金属的一种
B. 价值比较高
C. 易于分割
D. 易于保存
E. 便于携带。
【答案】BCDE
)。 )
5. 以下哪种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是浮动的? (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牙买加体系
C. 欧洲货币联盟
D. 金本位制
【答案】B
6. 以下货币制度中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
A. 金银双本位
B. 金银平行本位
C. 金币本位
D. 金汇兑本位
【答案】A
7. 在以下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中,与一国国际储备需求正相关的因素是( )。
A. 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B. 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
C. 货币的国际地位
D. 外汇管制的程度
【答案】B
8. 下列信用形式中,直接信用的有( )。
A. 商业企业对客户赊销商品
B 信用合作社对农户发放贷款
C. 企业发行债券
D. 银行对居民发放购房贷款
E. 股份公司发行股票
【答案】ACE
9. 在中央银行三大职能中,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 )职能的具体表现。
A. 银行的银行
B. 政府的银行
C. 发行的银行
D. 最后贷款人
【答案】A
10.下列关于均衡的利率水平说法正确的是( )。
A. 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影响利率水平变动
B. 均衡利率是货币供求双方均能接受的利率水平,因而它是货币均衡的重要条件
C. 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货币供求条件决定的
D. 适当地调节利率水平,可以有效地调节货币供求,使其处于均衡状态
E. 当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适当提高利率水平,能增加对货币的需求
【答案】BCD
二、名词解释
11.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答案】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该理论着重要解决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最佳。西方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有关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概念,即指由一些符合一定标准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在这种货币区内,各成员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其最适度性表现为,这种货币区能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弹性的对外汇率实现三个目标:区内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关于组成这种货币区的标准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研究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目的是试图分析各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使满足这些标准的国家组成货币联盟。同时,它研究一国加入一个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加入货币区将为加入国带来好处,当然也得付出某些代价。
12.升值(Appreciation )与贬值(Depreciation )
【答案】汇率的变化表现为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升值与贬值。在直接标价法下:当汇率的数量减少时,称为本国货币币值(或汇率)上浮,也称本币相对于外币升值; 此时,外币货币币值(或汇率)下浮,也称外币相对于本币贬值。在间接标价法下,表现方式恰好相反:当汇率的数量减少时,称为本国货币币值(或汇率)下浮,也称本币相对于外币贬值; 此时,外币货币币值(或汇率)上浮,也称外币相对于本币升值。因此,作为两种货币的比价,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必然是一种货币的升值,同时也是另一种货币的贬值。
货币的升贬值幅度可以通过变化前后的两个汇率计算出来,具体方法如下:
(1)在直接标价法下:
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
外币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
(2)在间接标价法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