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2经济学基础课之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前提是( )。

A. 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

B.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C. 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

D.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

【答案】C

【解析】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是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存在前提。

2. 如果资本净流出为正,那么( )。

A. 净出口小于零

B. 私人储蓄大于私人投资

C. 净出口大于零

D. 公共储蓄大于公共投资

【答案】C

【解析】由于资本净流出恒等于贸易余额。如果资本净流出为正,说明必定存在贸易盈余,这就意味着净出口大于零。资本净流出为正等价于S-I 大于零,而S-I 大于零说明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但是无法具体说明私人储蓄和私人投资的关系,以及公共储蓄和公共投资的关系,只能说明作为整体的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加上公共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私人投资加上公共投资)。

3. 在极端古典主义情形下,( )。

A. 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B. 财政政策相对有效

C.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D. 财政政策相对无效

【答案】C

【解析】在极端古典主义情形下,面临的是一条垂直的LM 曲线。应用财政政策变动IS 曲线只能导致对私人投资的完全挤出,国民收入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的。

4.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都减少,则均衡收入( ) 。

A. 必然增加

B. 不变

C. 必然减少

D. 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减少,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税收、进口减少,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由于不知道各个变量变化的具体数量,故不能确定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5. 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是下列哪种情形下的结论?

A. 固定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流动

B. 浮动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流动

C. 浮动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不流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根据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可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且资本完全流动,则货币政策

无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有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且资本完全流动,则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6.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久的,主要是因为( )。

A. 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行为

B. 东亚国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C. 东亚国家人民的教育程度不高

D. 东亚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中,属于技术进步的成分太低

【答案】D

【解析】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身技术实力太弱,长期经济增长中属于技术进步的成分太低。

7. 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因为( )。

A. 货币的需求减少或货币的供给减少

B. 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货币的供给减少

C. 货币的需求减少或货币的供给增加

D. 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货币的供给增加

【答案】C

【解析】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意味着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均衡利率水平下降了,造成利

率下降的原因自然是货币的供给增加了或者是货币的需求减少了。

8. 如果净出口为正,那么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国内产出大于国内支出

B. 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

C. 资本净流出为正

D. 存在贸易赤字

【答案】D

【解析】由于,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支出加上国外对国内产出的支付,净出口为正说明国外对国内产出的支付为正,所以国内产出大于国内支出。再由于净出口等于资本净流出,净出口为正说明资本净流出为正,这样就可以得出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结论。

9. 储蓄增加将导致( )。

A.IS 曲线向右移动

B.IS 曲线向左移动

C.LM 曲线向右移动

D.LM 曲线向左移动

【答案】B

【解析】储蓄增加意味着相对来说消费需求减少了,从而总需求减少了,导致IS 曲线向左移动。

10.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种原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

A. 进口增加

B. 工资小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 出口减少

D. 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答案】D

【解析】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都会减少总需求,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劳动生产率提高但工资不变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名词解释

11.周期平衡预算

【答案】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政策,有意安排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性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消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