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答案】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毛泽东主席在1947年《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的,具体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2. “两个务必”

【答案】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警示。

3. 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4. “一国两制”

【答案】“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指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有: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两制并存,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高度自治,是指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十台湾人

民。

5. 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即: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6. “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案】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二、简答题

7.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1)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表现为: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②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③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3)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具体包括:

①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②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③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④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⑤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8. 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一个国家而言,安全是保障。没有安全,就谈不上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对此,习近平强调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这告诉我们,国防和军队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后盾。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党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剑,才顶住了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尊严,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

(2)面向未来,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压力,将长期面对一些大国对我国进行战略防范和遏制的压力。只有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军事和国防实力,才能从容应对压力和挑战,始终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3)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①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在我国,虽然阶级斗争己不是卞要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进行专政,必须以人民军队为坚强后盾。人民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主要支柱和人民利益忠实捍卫者的地位不可动摇。

②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战争威胁并未根本消除。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必须加强和巩圆我国的国防。人民解放军作为祖国的忠实保卫者,担负着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的神圣使命。

③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搞好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9. 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答案】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这主要是由中国中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以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更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