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

问题:

[多选]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必须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其事故报告的内容有(  )。

A .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和有关单位名称及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B . 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及预案
C . 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D . 事故的初步原因、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E . 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及其他应报的情况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有(  )。 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 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在项目实施前应建立并完善。 项目各参与方可以编制多个不同的进度计划系统。 项目进度计划系统中各计划应注意联系与协调。 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可以由多个不同周期的进度计划组成 。 下列选项中,可以用参数法计价的措施项目费用的有(  )。 脚手架的搭拆费。 模板的租赁费。 夜问施工费。 二次搬运费。 冬雨期施工费 。 下列选项中,属于施工风险识别工作程序的有(  )。 收集与施工风险有关的信息。 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 确定风险因素。 确定风险等级。 编制施工风险识别报告 。 下列建设工程安全隐患的不安全因素中,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是(  )。 物体存放不当。 个人防护用品缺陷。 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不当 。 关于“两类危险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一类危险源是第二类危险源发生的前提。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必须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其事故报告的内容有(  )。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负责人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内容的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的初步原因;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