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教育史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单选题

1. 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

A. 经验一分析范式

B. 社会批判范式

C. 淦释一理解范式

D. 复杂思想范式

【答案】D

【解析】复杂思想范式是和世界的多样性、随机性、组织性、突变性、无序性等概念相对应的一种研究范式。复杂性思想关注随机性,不确定性,偶然性,潜在性,正是这些系统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客观世界变得复杂,使思维主体本身要具备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复杂性思想)去面对世界自身的复杂。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正是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复杂思想范式。

2. 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B.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

C. 《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

D. 《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答案】D

3. 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答案】A

【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

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4.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育口号

D. 教育隐喻

【答案】A

【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苏联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出现把智育视为教育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对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此现象发生于( )。

A.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B.20年代的教育改革

C.30年代的教育改革

D. 卫国战争时期的教育改革

【答案】C

【解析】苏联在具体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偏差:20年代过分强调

,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30年代劳动教育,把生产劳动看做“学校生活的基础”

则把学生的智育看成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劳动课,结果使学校教育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在苏联建国初期,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教育领导机构一实行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国民教育原则,建立了统一劳动学校等等。因此,答案选C

6. “六学二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 )

A. 隋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汉代

【答案】C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 教育万能论

B. 劳动力市场理论

C. 筛选假设理论

D. 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看题干就能发现,这道题主要是问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主要讲述了,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够让国民经济和个人收入都有提高,提出这个理论就是为了让人们重视教育,让人们舍得在教育上投资,这样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教育万能论主要是说,教育是万能论代表人物爱尔维修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否定了遗传的作用,认为人的善恶,愚钝和聪明完全都是后天教育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理论是皮奥雷、多格林、戈登等人提出来的。主要是反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舒尔茨的教育水平和个人收益成正相关是不全面的,收益和所在的劳动力市场有关系,跟教育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又与人的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有关系。

8. 小明亲眼日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

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

A. 亲历学习

B. 观察学习

C. 迁移学习

D. 试误学习

【答案】B

,是指学习者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且无【解析】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

需直接强化的学习。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4个彼此相联的环节:注意,保持,动作再生,强化与形成动机。迁移学习,是指己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虚席的影响,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试误学习,是说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试误)过程而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点为中介,这个说法是在学习的联结理论中出现的。小明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逐步模仿而使自己获得榜样的行为,属于观察学习。因此,答案选B 。

9.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 生物界

B. 模仿

C. 生产劳动

D. 动物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