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氧化磷酸化。

【答案】氧化磷酸化是指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 的作用。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 的主要方式。

2. 分段盐析。

【答案】分段盐析是指利用不同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盐浓度不同,逐渐増加中性盐(常用硫酸铵)的浓度,从而使不同蛋白质先后析出的方法。例如血清中加入50%的析出,加入100%的

3. 亲和层析。

可使清蛋白析出。

可使球蛋白

【答案】亲和层析是指利用蛋白质分子对其配体分子特有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建立起来的分离纯化技术。把待纯化蛋白质的特异配体共价连接到载体上,将此载体装入层析柱,对蛋白质混合物进行柱层析时,待纯化的蛋白质与 配体特异结合,吸附在层析柱上,而其他的蛋白质不能被吸附,通过洗脱可以除去,最后用含游离配体的溶液或 用改变了 pH 或离子强度的溶液将与配体结合的蛋白质洗脱下来

4. 异肽键。

【答案】异肽键(isopeptide bond)是指两个氨基酸通过侧链羧基或侧链氨基形成的肽键。

5. 促进扩散。

【答案】促进扩散是指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小分子物质利用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而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或离子通道进行转运的方式。

6. DNA 复制(DNA replication)。

【答案】DNA 复制是指亲代双链DNA 分子在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条单链DNA 分子为模板,按照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两条与亲代DNA 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分子的过程。

7. 调节酶。

【答案】调节酶是指位于一个或多个代谢途径内的一个关键部位的酶,它的活性根据代谢的需要被增加或降低。在多酶体系中某些酶因其本身活性受到严格的调节控制从而对代谢反应起调节作用。

8. 维生素

【答案】维生素是机体所需要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因而需要从膳食中获取,维生素通过衍生为辅酶和激素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二、问答题

9. —般来说DNA 稳定,而RNA 不稳定,DNA 稳定有什么生物学意义,RNA 不稳定又有什么意义?

【答案】DNA 带有遗传信息,需要稳定保留;mRNA 是合成蛋白质的信息载体,但它只是在合成蛋白质时需要,如果它稳定长期存在,那么即使不需要这种蛋白质的时候也会继续合成,这样不但浪费能量也会造成各种疾病,因此大多数蛋白质是短命的(分钟级);当需要更多蛋白质的时候是通过合成更多mRNA 来实现的。

10.反应柠檬酸→顺乌头酸+在到达平衡时,顺乌头酸和别为-

代入公式

根据

代入顺乌头酸浓度,则得:

11.用图描述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复合体和电子载体的整个代谢途径。

【答案】见图。

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和平衡时柠檬酸的浓度。

求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柠檬酸→顺乌头酸+

12.在

下,

水解成

的平衡常数为

求该反应的

13.在突变的大肠杆菌中下列基因的缺失将产生什么结果?

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缺失; 色氨酸操纵子调节基因缺失。

【答案】根据公式代入已知数据,则得

【答案】(1)lac 调节基因缺失的突变体不能编码有活性的阻遏蛋白,使乳糖操纵子变为组成型的。

(2)trp 调节基因的缺失使该突变体不能产生阻遏蛋白,色氨酸操纵子的表达呈组成型。

14.简要说明固氮酶的结构和功能,固氮酶对氮素固定作用的生化反应?

【答案】(1)固氮酶是一个多聚蛋白,由组分和组分组成。组分和两个乒乓亚基形成该组分中含有4个

结构,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白由两个

相对分子质量约

连接桥,一次

连接桥和两个铁-钼辅助因子,所以常被称为铁钼蛋白。组分II 由两个

两个亚基之间有一个

完全相同的亚基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约 为

(2)在固氮酶系统中,铁蛋白以

只可传递一个电子,所以是生物固氮反应中的限速因素。该组分常被称为铁蛋白。

个分子与1分子铁-钼蛋白结合。在固氮过程中,铁蛋

的还原反应主

白提供高还原能电子,所以又称还原酶,钼-铁蛋白是固氮酶系统中的固氮中心,

NADPH 是固氮酶系统中的还原辅因子,NADPH 要在钼-铁蛋白上进行。提供固氮反应所需电子,需先将电子转移到一种铁氧还蛋白,再经还原 型铁氧还蛋白供给固氮酶系统所需之电子,固氮反应由ATP 提供能量,反应如下:

15.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生物氧化亦称细胞呼吸,指各类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

最终产生

同时释放能量(ATP )的过程。包括TCA 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个步骤,

分别为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的。其中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之间关系密切,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在一起。根据化学渗透学说(电化学偶联学说),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转化成了跨膜的氢离子浓度梯度的势能,这种势能驱动氧化磷酸化反应,合成ATP 。即葡萄糖等在TCA 循环中产生的NADH 和

只有通过电子传递链,才能氧化磷酸化,将氧化产生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