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619普通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多基因遗传病。
【答案】多基因遗传病是由许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呈现的性状差变异。
2. 传粉。
【答案】传粉是指花粉粒由花粉囊中散出,经媒介的作用而传送到柱头上的过程。
3. 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
4. 顿悟学习。
【答案】顿悟学习是动物利用已有经验来解决当前新问题的能力,包括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需要判断与推理。最有名的是黑猩猩拿木箱取食的行为。
5. 顶端优势。
【答案】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分泌抑制腋芽生长的激素而导致只有顶芽更易生长的现象。
6. 同位素示踪。
【答案】同位素示踪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技术。
7. 聚合酶链式反应。
【答案】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指在体外模拟发生于细胞内的DNA 快速扩増特定基因或DNA 序列的复制过程的技术。
8. 凯氏带。
【答案】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根的内皮层细胞处于初生状态时,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木栓质的带状増厚。对根内水分吸收和运输具有控制作用。这种带状结构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因而称为凯氏带。
二、填空题
9. 植物光合作用中循环的产物是_____。
【答案】G3P (3-磷酸甘油醛)
10.叶的表皮由_____组织与_____组织构成。
【答案】表皮;机械
【解析】植物的叶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个部分组成,表皮是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上表皮位于腹面,下表皮位于背面。表皮细胞大多扁平,形状不规则,彼此交错,紧密镶嵌而成一薄层的表皮组织。表皮上有许多气孔分散在表皮细胞之间,气孔多由2个肾形的保卫细胞围合而成,属于机械组织。
11.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是_____神经系统,位于消化管的_____。
【答案】链状;腹部
12.鸟类大多_____觉最发达,而兽类则多以_____觉最发达。
【答案】视;嗅
13.肌原纤维的_____丝和_____丝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了横纹肌的明暗带,而肌肉的收缩则是由于这两种肌丝_____的结果。
【答案】肌动蛋白(细肌);肌球蛋白(粗肌);相对滑动
14.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者均源自骨髓中的_____。
【答案】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造血干细胞
15.子房在花托上着生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
【答案】子房上位;子房周位;子房下位
16.种子植物受精卵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建成胚器官,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部分。
【答案】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17.碱基一类是_____,单环分子;另一类是_____,双环分子。
【答案】嘧啶;嘌呤
18.
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
有一个学名。
【答案】拉丁文;名词;形容词
【解析】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制定了双命名法,用两个拉丁名作为物种的学名,第一个
创立的为物种命名的方法,使用的文字一般是_____,第一个词为_____,第二个词为_____,都用斜体;在二者之后也可以用正体标出定名人。每一个物种只
是属名,属名是指名词,第二个是种名,种名是限制属名的形容词,属名相同亲缘关系相近。
三、简答题
19.以简约眼为例说明散光、远视眼和近视眼的形成和校正方式。
【答案】异常眼是指由于眼的折光系统或眼的形状发生异常,平行光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引起的不正常的眼,包括散光、远视眼和近视眼三种类型。
(1)近视是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远处物体成像模糊。大都是由于眼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曲度增大,可用凹透镜矫正。
(2)远视是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近处物体成像模糊。大都由于眼的前后径过短或角膜曲度减小所致。可用凸透镜矫正。
(3)散光是指从不同经纬线方向射入的光线不能全部聚焦在视网膜上,造成视像模糊和歪曲,大多是由于角膜表面经线和纬线的曲度不一致所致。用圆柱形透镜矫正。
20.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可分为哪几个部分?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生物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终末途径?
【答案】(1)细胞呼吸的定义: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糖类等有机物,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进行。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后产生
化。
(2)整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
①糖酵解
一分子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反应生成两分子丙酮酸,并伴随2分子ATP 和2分子NADH 的产生。
②柠檬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又称krebs 循环或三羧酸循环,简称TCA 循环。指糖酵解的终产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在丙酮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酰乙酰进入三羧酸循环,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酸一一梓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脱氢和脱羧反应后又以草酰乙酸的再生成结束。由于循环中首先生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故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1分子葡萄糖分子在柠檬酸循环中要产生2分子6分子NADH 和2分子
通过由电子载体所组成的电子传递链最终被③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NADH 和电子传递是指在有氧条件下,
氧化。氧化磷酸化是指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合成ATP 的反应。经电子传递和化学渗透,将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发生部位在线粒体内膜。
(3)原因
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
和水,这个总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