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假定要用3kHz 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根据香农公
式
则性噪比为:
用分贝表示为:
结果表明这是一个信噪比很高的信道,在表示性噪比的时候,用分贝来表示会更加的直观简明,而直接用比值表示不利于理解。
2. 为什么LLC 子层的标准已制定出来了但现在却很少使用?
【答案】以太网在局域网市场中取得了垄断地位并且几乎成为了局域网的代名词,由于因特网发展很快而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只剩下DIXEthernetV2而不是标准中的局
IEEE802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的作用已经消失, 域网,因此,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3. 在因特网中将IP 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答案】前一种方法对于所传数据报来讲仅需要进行一次分段一次组装,用于分段和组装的
开销相对较小。但主机若在最终组装时发现分组丢失,则整个数据报要重新传输,时间开销很大。
后一种方法分段和组装的次数要由各个网络所允许的最大数据报长度来决定,分段和组装的开销相对较大。但若通过一个网络后组装时发现分段丢失,可以及时地重传数据报,时间开销较前者小,同时可靠性提高。但是并非所有的数据报片都经过同样的路由器,在每一个中间路由器进行组装时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另外,组装后的分组可能在进入后面网络时分片,这样增加了路由器处理的开销。
4. 试说明IP 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案】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 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IP 地址放在IP 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 帧的首部。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 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在IP 层抽象的互联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是IP 数据报,路由器根据目的站的IP 地址进行路由
第 2 页,共 32 页 可
得其
中
选择。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我们看到的只是MAC 帧,IP 数据报被封装在MAC 帧里面。MAC 帧在不同的网络上传送时,其MAC 帧的首部是不同的。这种变化,在上面的IP 层上是看不到的。
每个路由器都有IP 地址和硬件地址。使用IP 地址与硬件地址,尽管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体系各不相同,但IP 层抽象的互联网却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细节,并使我们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 地址进行通信。
5. 试计算一个包括5段链路的运输连接的单程端到端时延。5段链路程中有2段是卫星链路,有3段是广域网链路。每条卫星链路又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部分组成。可以取这两部分的传播时延之和为250ms 。每一个广域网的范围是1500km ,其传播时延可按150000km/s来计算。各数据链路速率为48kb/s, 帧长为960位。
【答案】5段链路的传播时延
5段链路的发送时延:
所以5段链路单程端到端时延
试计算CRC
所 6. 要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为1010001101, CRC 检验生成多项式为检验码。 CRC 检验生成多项式【答案】已知要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为1010001101,
101000110100000,除数为110101。
得到佘数比特序列为01110,即CRC 检验码为01110。
7. 假定TCP 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RT0=6秒。 对应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101。进行如下的二进制除法,被除数为1010001101
乘以即
(1)当发送方收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1.5秒,试计算现在的RTO 值。
(2)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段并收到确认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2.5秒,试计算现在的
第 3 页,共 32 页
RTO 值。
【答案】(1)据RHC2988建议,
值。初次测量时,
后续测量中,
依题意,RTT (1)样本值为则
(2)
8. 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答案】所有连接在这个集线器上的站点共享信道;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因此:(1)10个站共享l0Mb/s,每个站得到的带宽为IMb/s; (2)10个站共享100Mb/s,每个站得到的带宽为10Mb/s; (3)每一个站独占10Mb/s。
9. 公钥密码体制下的加密和解密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公钥可以公开,如果不公开是否可以提高安全性?
【答案】假设发送者为A ,接收者为B ,B 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分别是
加密过程:发送者A 用B 的公钥
=X。
公钥密码体制中使用两种不同的密钥,公钥密钥和私钥密钥。公钥密钥公开用来对明文加密,而私钥密钥用来解密,任何人都要保密私钥。因为公钥是用来对明文加密的而不是解密的,私钥是用来解密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公钥,公钥是否公开对安全性没有影响。
10.已知第一次测得TCP 的往返时间RTT 是30ms 。接着收到了三个确认报文段,用它们测量出的往返时间样本RTT 分别是:26ms , 32ms 和24ms 。设
时间值讨论所得出的结果。
旧的
因此,新的估计往返时延值分别是
第 4 页,共 32 页 其中RTTd 是RTTs 的偏差加权均
通过E 运算对明文X 加密,得出密文解密过程:接收者B 用自己的私
钥通过D 运算进行解密,恢复出明文,
即试计算每一次的新的加权平均往返所以有
【答案】已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