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862物理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在相同温度下,纯汞在玻璃毛细管中呈( )液面,与之平衡的饱和蒸气压面的蒸气压

的关系是:

_____

【答案】凸;>

【解析】凸液面的开尔文公式为

2. 能量标度的零点设在基态能级上的电子配分函数为。

【答案】相等

【解析】电子配分函数:当

时,

与基态能级的简并度

间的关系

与平液

3. 毛细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所需的主要伩器设备是(_____, _____, _____。 (ii )(iii ):i )

【答案】毛细管表面张力测定仪 恒温系统 测高仪

4. —定量的理想气体从自由膨胀到后,

其_____0

, 【答案】【解析】

可知,体积膨胀,熵增加

自由膨胀为不可逆过程,

5.

溶液与过量的溶液混合,形成

【答案】

_____0

,

对于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Q=0,W=0, 故

所以

对于理想气体,

_____0

,

_____0(请选择填入

不确定)。

溶胶,其胶团结构为_____。

三种电解质中,对该溶胶聚沉能力最大的是_____。

【解析】对正溶胶起主要聚沉作用的是负离子,且离子的价位越高,聚沉作用越大。

6. 对于N 、E 、V —定的系统,每个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应为 , 任一能级分布x 出现的概率为。

【答案】

【解析】等概率定理

7. 有9个独立的定域粒子分布在有3个粒子,在的微观状态数为

【答案】27216 【解析】

N 为粒子总数,和分别为

能级的简并度和能级上的粒子数。

的关系是

_____, 其

三个能级上,在能级上有5个粒子,在能级上

能级上有1个粒子。这3个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这一分布

8. 混合理想气体中组分B 的化学势标准态为_____。

【答案】

【解析】理想混合体化学式定义式理想气体化学势。

与温度T 及组分B 的分压

标准压力下,理想气体化学势

其中其标准态为标准压力下,

二、问答题

9. 半径相同的两支细管加一足够的压力,问能将

中都装有同一种油与水,其润湿情况如下图所示,若在管的左端施两管中哪一支管中的油全部赶出管外?

【答案】弯曲液面附加压力的方向指向凹面曲率半径的中心。(a )图中,附加压力的方向与施加的压力p 相反,阻碍油向管外运动;而(b )图中,附加压力的方向与外加压力的方向相同,均促使油向管外运动。即外压能将 图(b )管中的油全部赶出。

10.理想气体经一恒温循环,能否将环境的热转化为功? 如果是恒温可逆循环又怎样?

【答案】不能。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在恒温过程中不变,假设体系由:所做功:

再经可逆压缩回到始态:所做功:整个循环过程:因

并且前者的绝对值小于后者;

(因为可逆压缩环境消耗的功最小)

故W=-Q>0,Q<0,环境得热,W>0系统得功,即环境失热。

说明整个循环过程中,环境对系统做功,而得到是等量的热,不是把环境的热变成功。 同样,如果如果

是恒温可逆膨胀,

是恒温不可逆压缩,结果也是W>0,Q<0,系统得

功,环境得热,即环境付出功得到热。不能把环境热变成功。

是恒温可逆膨胀,

是恒温可逆压缩,即为恒温可逆循环过程

=0,则W=-Q=0,不论是系统还是环境,均未得失功,各自状态未

变。由上分析,理想气体经一恒温循环,不能将环境热转化为功。

11.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如下式:

当确定该反应动力学方程时,需要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根据该反应的特点,采用何种物理方法测定较好,并简述理由。

【答案】采用电导率法较好。

体系的电导率等于且由于

是非电解质。反应前,体系的电导率等于

溶液的电导率;完全反应后

溶液的电导率;反应过程中体系的电导率等于两种电解质电导率之和,代替,体系中电导率逐渐减小。稀溶液范围内,电导率与浓度成正比关系,

因此可通过测体系电导率的变化,得到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数据。

12.现有一粒子系统,只有两个能级而且均为非简并的,问处在高能级的粒子数为处在低能级

的粒子数的【答案】由因

13.在

的稀溶液中通入

气体,生成

溶胶。已知

能电离成及

试写出

胶团

时,粒子系的温度为多少度?已知两能级能量值之差

的结构,指出胶体粒子电泳的方向,相同体积摩尔浓度的使上述溶胶聚沉,写出电位的计算公式。

【答案】

更易使溶胶聚沉

14.有一金溶胶,先加明胶溶液再加

溶液,或先加

向正极移动

两种溶液,哪一种更容易

溶液再加明胶溶液,其结果是否相同?

为电解质,明胶则可作稳定剂抑

胶体被破坏,发生聚沉

【答案】实验结果是不同的。电解质能破坏胶体金颗粒的外周永水化层,从而打破胶体的稳定状态,使分散的单 一金颗粒凝聚成大颗粒,发生聚沉。而制胶体聚沉。所以先加明胶可保护溶胶在加入

时不聚沉;若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