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853分析化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其准确度自然也会高
B. 进行空白试验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C.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可以使精密度得到提高
D. 偶然误差大,精密度一定差
【答案】CD
【解析】A 项,精密度的高低取决于偶然误差的大小,而准确度的高低取决于系统误差的大小;B 项,进行空白试验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C 项,増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可以减小偶然误差,提高分析方法的精密度;D 项,用精密度表示偶然误差的大小,偶然误差大时,精密度一定差。
2. (多选)在用B.
掩蔽去测定时,加入的作用( )。 A. 提供必要的酸度,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有利于反应趋于完全
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C.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 D.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
【答案】ABD
【解析】掩蔽不能提高化学计量点前电对的电位。
3. 将苯酚溶液调至强碱性后发现,其较其在酸性介质中( )。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但峰值下降
D. 均无改变
【答案】B
【解析】紫外吸收光谱是由电子跃迁产生的,应从电子结构的角度去考虑。因苯酚为弱酸性物质,当溶液调至强碱性时,苯酚以负离子形式存在,氧原子上增加了一对能与苯环共轭的孤对电子,所以使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
4.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单晶膜的导电机理是( )。
A. 电子直接通过
B. 通过单晶膜 第 2 页,共 38 页 单晶膜的空间点阵进行传导
C. 在单晶和溶液之间的界面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单晶表面上 D. 通过吸附作用聚集于
【答案】B
【解析】晶体膜电极的导电机制是由于晶格缺陷(空穴)引起的离子传导作用。
5. 在滴定分析中,被滴定物质的浓度与滴定剂的浓度的大小( )。
A. 最好大致相当
B. —定要相等
C. 一定要相差10倍以上
D. —定都要在0.lmol/L左右
【答案】A
6. 红外光谱的谱带较多,能较方便地对单组分或多组分进行定量分析,但红外光谱法的灵敏度较低,尚不适于( )的测定。
A. 常量组分
B. 微量组分
C. 气体试样
D. 固体和液体试样
【答案】B
【解析】红外光谱法定量灵敏度低,故不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7. 异丙叉丙酮
收波长最小( )。
A. 正己烧
B. 氯仿
C. 甲醇
D. 水
【答案】D
【解析】溶剂极性强弱会影响吸收带的波长,而且对不同跃迁类型的谱带影响不同。溶剂极
性的增加使
水中跃迁谱带蓝移,
而使跃迁的谱带红移。四种溶剂中水的极性最强,所以在跃迁谱带的波长最小。 跃迁谱带,在下述哪种溶剂中测定时,其最大吸
8. 判断两种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应采用( )检验。
A.F
B.t
C.Q
第 3 页,共 38 页
D.G
【答案】B
【解析】判断两种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应采用t 检验;判断两组分析数据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时,应采用F 检验;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时,应采用Q (或G )检验。
9. 某溶液含A.
B.
C.
D.
【答案】C
10.在下列化合物中含有
A. —氯甲烷
B. 丙酮
C. 丁二烯
D. 二甲苯
【答案】B
跃迁的化合物是( )。 量
量
总量
总量 及少量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 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此时测定的是( )。
二、填空题
11.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中,加入高浓度钾盐的目的是消除_____。
【答案】电离干扰
12.在离子色谱中常在分离柱和检测器(通常为电导检测器)之间加一_____以防高电导的物质对检测器响应的干扰。
【答案】抑制柱
13.用草酸盐沉淀分离
【答案】
14._____称为保留时间时
,沉淀表面后沉淀 它与死时间调整保留时间的关系为_____。
沉淀不能陈化,原因是_____。 【答案】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历的时间;
15.重量分析法中,非构晶离子的盐效应将使沉淀的溶解度_____。
【答案】增大
第 4 页,共 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