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实验室实验

【答案】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相对严格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主要优点是实验背景和变量都相对容易控制,实验环境可以较好地“封闭”,实验者能够比较清楚确切地观察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室实验的主要缺点是在实验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即许多社会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无法在小小的实验室中人工地制造出来。同时,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在推广性、普遍性和概括性上往往较差。

2. 中介变量

【答案】中介变量是指自变量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中介,是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质性的、内在的原因。1932年,托尔曼为了弥补行为主义者华生的S-R 公式的不足,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强调注意有机体内部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这便是中介变量。

3. 折半信度

【答案】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折半信度与复本信度的情况类似,它要求前后两个部分的项目的确是在测量同一个事物或概念。一旦二者所测量的并不是同一个事物或概念,那么,研究者就无法用它来评价测量的信度了。

4. 分析型备忘录

【答案】分析型备忘录是实地笔记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是实地研究者对于编码过程的想法和观点的一种备忘录或一种讨论记录。这种备忘录是研究者写给自己看的,或者说是研究者自己与自己进行讨论的一种笔记。

分析型备忘录锻造了具体资料或者粗略证据与较为抽象的理论思考之间的链条。它包含着一种研究者对资料和编码的主动反应及思考。研究者不断将这些反应和思考添加到备忘录中,并且当他用其他类型的编码来分析资料时,也同时使用这些备忘录。这种备忘录还成为研究报告中资

料分析的基础。关于分析型备忘录写作的一些建议:

(1)在收集资料或整理资料或其他形式的编码的过程中,可随时停下来写分析型备忘录,以免那些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和有创见的眼光消失掉。这就是要使分析型备忘录真正成为研究者“备忘的记录”。

(2)对写好的备忘录要反复进行比较,看看能否将那些主题相近的进行结合,或者看看是否可能将那些有差别的编码弄得更清楚。

(3)为每个概念或主题都做一份专门的分析型备忘录。

(4)在写某个概念或主题的备忘录时,要注意思考它与其他概念或主题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因果关系。

(5)将分析型备忘录与资料记录分开写,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目的。资料记录是证据,而分析型备忘录则具有概念的和理论建构的目的。

5. 解释性研究

【答案】解释性社会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解释原因,是说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

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内容上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6. 开放式编码

【答案】开放式编码其具体做法是:①研究者先设置一些主题,同时,将最初的代码或标签分配到资料中,以便将大量零散的、混杂的资料转变成不同的类别; ②研究者慢慢地阅读实地记录,寻找评论的项目、关键的事件或主题,然后标上记号; ③研究者在记录卡片的边缘写一个初步的概念或标签,并用红笔或其他方式作出明显的标记。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创造新的主题,也可以在后来的分析中改变原来的编码。

开放式编码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排除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材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属性分类。

7. 电话访问法

【答案】电话访问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被调查者联系,并在电话中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访问的方法。

电话访问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设计好电话访问的问卷表,并将问卷表按照“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的格式录入计算机; 在系统中设计好随机抽取电话号码的计算机程序; 挑选和培训一组电话访问调查员,这是电话访问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访问员实际开展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法的主要优点如下:

(1)十分迅速;

(2)相对简便易行,也比较省钱,特别是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调查,电话访问的效果更好;

(3)十分便于对调查员进行监督和控制,它使得电话访问的质量比当面访问更容易得到保证。 电话访问法的不足如下:

(1)被调查者的选取及代表性方面的困难:

(2)调查的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情况下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比较合适。因此,访问时间的不充分性客观上制约了电话访问这种方式所收集的资料的广度和深度。

8. 变量

【答案】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问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根据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又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

二、论述题

9. 试分析论述社会学研究中的后实证主义思潮。

【答案】实证主义思潮主要集中于其对实证主义的扬弃、思潮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研究。 (1)对实证主义的扬弃。实证主义是一种立足于感觉经验的研究准则。它主要反对形而上学,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论上烙守经验主义,强调价值中立性。后实证主义是实证主义在经受众多批评后的修正的总称,承认研究者不能“证实”一个理论或其他因果命题,但是可以通过消除其他解释来增强这一理论。

(2)后实证主义承认在社会学研究中应该包含理论指导以及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在资料搜集中也可以加入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和观点。严格的自然科学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社会科学,所以发展出来了准实验研究。

(3)后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思潮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柯林斯、布东和亚历山大。

10.论述一项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在资料收集阶段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答案】资料收集阶段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主要包括:调查员的挑选、调查员的培训、联系被调查者、调查过程的管理与质量监控。

①调查员的挑选

调查员的一般条件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诚实与认真; 兴趣与能力; 勤奋负责; 谦虚耐心。调查员的特殊条件主要是依据研究的主题、社区的性质、被访对象的特点来考虑的。除了性别、年龄和地区几个方面外,教育程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②对调查员的培训

对调查员的培训常常包括下列步骤和内容:研究人员要向全体调查员介绍该项调查研究的计划、内容、目的、方法,及其与调查项目有关的其他情况,以便调查员对该项工作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同时,还要就调查访问的步骤、要求、时间安排、工作量、报酬等具体问题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