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5新闻传播基础(含中外新闻史)之报纸编辑学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覆盖域
【答案】覆盖域是指媒介发挥影响的区域范围,即媒介受众的分布区域。覆盖域是在制定媒体战略、具体选择媒体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在地域分布上是相对集中的,而广告媒体的传播对象也有一定的确定性。如果其覆盖域与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分布范围完全不吻合,那选择的媒体就不适用。只有当媒体的覆盖域基本覆盖目标消费者所在区域或与目标消费者所在区域完全吻合时,媒体的选择才是最合适的。
2. 版面空间
【答案】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版面空间能够帮助编辑表现编排思想,因为它不仅仅是‘个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它还包含着多种重要的因素,编辑就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利用,传递给读者某些信号和暗示,从而实现传播的效果和目标。版面空间中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和形状。
3. 珠江模式
【答案】珠江模式是指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1986年,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珠江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崭新面目,赢得了听众。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是我国广播在“节目主持人”、“大板块节目”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一个台的体制、系列台的建设、广播的发展总体方向的全新探索。“珠江模式”在社会上掀起了“广播热”,推动了广播的结构性改革,使广播改革从单项改革进入整体改革,其诞生和推广为中国广播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编前会
【答案】编前会是指在各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各版主编在编前会上汇报第二天版面编排的设想和稿件情况,各部门沟通情况,对版面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安排解决,对近期的重要报道选题进行落实和部署。
5. 新闻产品设计
【答案】新闻产品设计是对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能的组成部分的设计,包括确定
新闻产品在整个媒介产品中的位置和比重,以及进一步设计新闻产品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新闻产品设计是一种集体性的创造活动,也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运行过程包括设计预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方案试行阶段。
6. 假头条
【答案】假头条,又称“小头条”或“头条前’夕,是指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上并非头条的新闻。一般而言,是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真正的头条,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等,但并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7. 区序
【答案】区序是指版面各个局部依强势大小所排列的次序。在一块版面上,不同的区域强势不同,这与人们浏览报纸版面的习惯有关。在横排的报纸上,一般而言上半版比下半版更有强势,左半版比右半版更有强势。所以,如果把横排报纸版面空间纵横切割成四个不同区域,最具强势的是左上区,也即头条的位置; 其次是右上区; 再其次是左下区; 强势最小的是右下区。在我国报纸的版面编排中,区序规律的运用占有重要地位,是表现编排思想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重要的稿件,应该放在上半版刊登,最重要的稿件,应该放在头条位置。
8. 报纸版面
【答案】版面是各类稿件在媒体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媒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媒体视觉形象的载体。作为用户第一接触的对象,媒介版面对于读者、对于媒介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媒介版面既是传递新闻信J 息的最佳载体,又是媒介赢得用户的利器。
9. 组合报道
【答案】组合报道又称整合报道,是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以让读者从稿件的整体联系中或对比反差中领略新闻现象背后的实质,揭示现实深层问题的报道方式。组合报道是一种编辑手段,以大力度、广度、立体地呈现新闻。其组合方式主要是体裁的组合、版面语言的结合和声音的结合。其特点主要是:有视觉冲击力,注重内容的组合,信息量大,能优化资源配置。
10.大标题
【答案】大标题是指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大标题又称横幅、牌子、刊头等。它可以是实题,提示新闻事实,也可以是虚题,表达立场观点。大标题的作用主要用来集纳同一主题的新闻稿件,化零为整,形成报道规模。
11.照片专栏
【答案】照片专栏是指报纸或杂志上专门登载摄影稿件的一部分篇幅,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照片专栏有两种:一种是在报纸版面上位置相对固定、有专门名称的一种以照片为主、标
题和文字说明为辅的专栏,以连续的、有规律的方式出现,如《人民日报》曾经开设的“立此存照”栏目。另一种是根据报道需要临时组织的专栏。也是以照片为主,标题与文字说明为辅。
12.引题
【答案】引题是指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出主题的辅题,字号小于主题,常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因排列有纵向和横向,又分别被称为肩题和眉题。引题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表现力一法、句子结构和外在形式都比较自由。引题的字数不受主题限制。从简洁和美观考虑,两者的数量一般以接近为宜。
引题在消息中运用得比较多,在通讯中一般不用引题。其功能表现在: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 点染新闻的环境、气氛。
二、简答题
13.简述新闻编辑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答案】(1)新闻编辑人才的知识结构
新闻编辑所担任的多重角色要求编辑具备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归纳起来,基础知识、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就是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构成。
①基础知识
主要指文、史、哲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 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和组织报道,这样新闻报道才能真正接近其本质,给读者以启迪; 哲学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报纸编辑更需要借助它来分析和处理新闻信息。
②百科知识
指包罗万象的知识,这种知识不限于一两个领域或专业,而是无所不及。从编辑人员的知识配置来说,他掌握知识的覆盖面应该比一般人广泛。编辑知识结构中对百科知识的要求还会因人、因岗位而异。此外,百科知识在编辑工作的运用还要求充分发挥这些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协同关系,也就是强调知识结构整体功能的发挥程度。
③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编辑作为新闻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另一部分是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
(2)新闻编辑人才的能力结构
新闻编辑除了要具备适宜于多种活动要求的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还因其工作特点,要特别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业务能力:
①信息能力
指新闻编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接受信息。即编辑的受传能力是其传播活动的基础。社会信息、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