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协同式流量管理的HLA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流量仿真平台;地面等待;随机地面等待模型;HLA;联邦成员开发框架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也随之逐年大幅提高,从而对现有的管制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空中交通流量的增涨导致交通拥塞和延误的持续增加,目前全国航班正常率只有80%且呈现继续下降趋势,延误主要是由于机场和空域容量的限制造成的,而机场流量又是空中交通拥塞的瓶颈所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空中交通发达国家的航空运输发展实践证明:开发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仿真平台,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仿真以寻找最优的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已成为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提高空管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最佳途径,符合空中交通事业整体发展要求。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建立自己的空中交通流量仿真平台,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问题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开展了对空中交通流量仿真平台的深入研究。论文首先回顾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概念,然后引出流量仿真平台所研究的核心内容CDM GDP模型和航班时隙压缩算法RBS++,定义了流量仿真平台的主要功能和设计方案。通过对HLA仿真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涉及HLA的建模方法、规则、接口规范,深入分析了HLA中的两大关键技术:对象模型模版和RTI。针对使用HLA仿真开发技术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设计一套针对流量问题的联邦成员开发框架提供对开发常见问题的标准化解决办法。在设计并实现流量仿真平台开发框架的基础上,对现有流量系统进行HLA兼容性改造,初步实行了协同式流量管理的HLA仿真平台。借助流量仿真平台对现有GDP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到降落容量与天气密切相关,得出模型应考虑随机性的结论,指出应在现有的GDP模型中添加随机性因素。因此对仿真平台进行改进,加入随机等待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算法。使用流量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即验证了模型求解算法的正确性和模型的有效性,也是对流量仿真平台的可用性进行测试,初步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要求的协同式流量管理的HLA仿真平台的搭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