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815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垄断竟争
【答案】垄断竞争是指介十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既具有某些竞争的特点,义具有某些垄断特征的一种市场结构。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1)市场上一个行业中存在许多企业。
(2)这些企业的产品属于差别产品,即它们虽然是同一类产品,但在产品的商标、包装、设计、质量、性能、声誉、服务、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差别。一方面,由于产品具有不同特色,因此不具有完全替代性; 另一方面,又因为它们具有相似之处,从而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
(3)企业所具有的市场势力的大小,取决于其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相比是否具有很大的差别。产品差别越大,垄断程度就越高; 产品差别越小,替代性越强,竞争程度就越高。每个企业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
(4)不存在企业进出市场的障碍。产品差别是垄断竟争形成的主要原因。
2.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
第一,垄断资本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在垄断阶段,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垄断资本大大加强了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剩余价值量小断增大,剩余价值率小断提高。
第二,垄断利润除来源于垄断资本对国内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外,也来源于对国外特别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发展中国家的雇佣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剥削。
第三,垄断企业通过向非垄断企业低价购买产品和高价销售自己产品的途径,占有非垄断企业所得到的一部分利润; 同时,也通过同样的方法剥削城乡小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把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和消费者的收入的一部分攫取过来成为垄断利润的一部分。
第四,垄断组织利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通过国家词一货、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手段,把国家所支配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
第五,垄断组织通过不等价对外贸易,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高额垄断利润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也反映了垄断企业占有非垄断企业一部分利润的关系。追求这种利润必然引起垄断组织间的竞争,导致资本进一步积聚和集中,加深垄断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间、垄断资本集团间、帝国
主义国家间以及帝国主义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
3. 社会劳动
【答案】社会劳动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每个商品生产者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生产商品的,因此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一旦商品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 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
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③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二、辨析题
5. 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利息和企业利润。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必然形成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在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中出现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的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资本家因为手中的货币资本不足而需要补充。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于是就在资本家之间形成借贷关系。
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除了作为货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功能,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职能。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利息的形式; 另一部
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由于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借贷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6.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1)货币的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一一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符号表明的价值也是不断变动的,有自己的独立运动规律。这表明货币本身也在逐渐虚拟化。货币的虚拟化表明,社会经济是靠庞大的信用体系来支撑的,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2)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一一凭借资本所有权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 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借贷资本成为独立的收入来源,任何源于资本所有权的确定性收入,都可以视为利息,并且把收入资本化,股票、债权等一切资本所有权证书,虽然只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副本,但可以藉此获得定期收入,并且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视为可以独立地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十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3)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一一有价证券的转让需要借助于信用 股票、债券对购买者而言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存在风险的。但是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并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并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依托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股票、债券持有人不仅可以凭借资本所有权定期获得收入,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规避风险,减少亏损以及获得更多的收益。股票、债券等基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用关系,又摆脱这种关系而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甚至成为另一种独立收入的源泉。
7.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产生过程来看,金银最初也只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非天然就是货币。只有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金银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
一般等价物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但总的说来,有两种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或是固定在最重要的外来交换物品上,或是固定在本地可让渡的则一产的主要形式(某使用物品)上。在历史上,有很多商品,如牲畜、盐、毛皮、贝壳、绸布等,都充当过最初的货币商品,最后才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也只是从贵金属成为货币商品时起,货币形式才真正同一般等价形式区别开来。
金银之所以能最终夺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于它的天然特性是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金银具有价值、成色比较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携带和保存等特点,是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由于金银具有这此特性,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逐渐固定在金银上,金银成了货币商品,成了货币。因此,货币天然是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