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911专业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秧歌剧

【答案】秧歌剧是一种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新型小歌剧,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秧歌剧吸收了戏曲音乐成分和陕北民歌因素,内容多反映边区人民生产、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代表作《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周子山》等。秧歌剧的出现为新歌剧的产生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2. 《教我如何不想他》

【答案】《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艺术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收入《新诗歌集》。歌词选自刘半农的白话体新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细腻地刻画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音乐创作上,借鉴欧洲歌曲创作手法,同时在和声、旋律曲调上有意识地作民族化探索,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并配有钢琴伴奏。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反映“五四”精神的佳作。

3. 贺绿汀

【答案】贺绿汀是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7年创作的《暴动歌》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工农群众歌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的头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的《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歌曲广为流传。

4.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答案】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是一个学术团体。该团体主要工作成绩有:深入民间采集第一手资料,整理介绍并出版,如《秧歌曲选》、《眉户道情集》等; 对民间音乐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如写作论文《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秦腔音乐概述》等。该会还曾出会刊《民间音乐研究》一期。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对于搜集、保存、整理、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和促使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大量运用民间音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萧友梅

【答案】萧友梅是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等音乐教育机构,并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编写了《普通乐学》等教材。萧友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还涉猎大合唱、弦乐四重奏、钢琴、管弦

乐曲等多种体裁。其创作主要采用欧洲作曲技法,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

6. 大同乐会

【答案】由郑勤文发起的,成立于1920年,宗旨为“本会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培养了许多民乐人才,该会还从事我国古代雅乐器的仿制,进行演奏和民乐合奏的试验,如提出了拥有吹拉弹击等乐器组成的新型民乐队的编制外设想,改编了《春江花月夜》、《将军令》《妆台秋思》等民乐合奏曲。并对部分民族乐器进行了改革试验。

二、选择题

7. 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曲作者是( )。

A. 劫夫

B. 马可

C. 刘炽

D. 马思聪

【答案】B

【解析】《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曲作者是马可。歌曲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表现工人们为支援全国解放而紧张劳动的战斗生活,塑造了获得解放的中国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歌曲采用二部性的结构,前一个段落以坚定有力的切分节奏、一唱众和的豪迈音调和连续上行模进的乐句,刻画工人阶级沉着坚毅的性格,表现他们改造世界的雄传气魄; 后一个段落节奏紧凑,出现了欢快的劳动呼号,并以反复多次的短小乐汇,把歌曲推向最高潮,形象地描绘了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热烈场面。

8. 《二月里来》出自冼星海的哪部大合唱作品( )。

A. 《黄河大合唱》

B. 《生产大合唱》

C. 《九一八大合唱》

D. 《牺盟大合唱》

【答案】B

【解析】歌曲《二月里来》1939年3月作于延安。是冼星海所作《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旋律柔婉流畅,感情细腻真挚,具有恬静的江南风味和浓郁的民歌风格。歌曲是四句体乐段中典型的起承转结构,但每一句的节奏各不相同。

9. 王露作为山东诸城琴派的一代名师,对待中西音乐关系问题上持( )的观点。

A. 中西结合

B. 全盘西化

C. 国粹主义

D. 其他

【答案】C

【解析】著名古琴家王露公开宣扬只有我国古代的“雅乐”,才是值得提倡、值得发扬的中国“国乐”。他不仅反对向西乐学习,而且还鄙视一切俗乐。例如其曾在其《中西音乐归一说》中说:“能听俗乐者,天下滔滔皆是也; 能听雅乐者,天下寥寥无几也; 能听天乐者,天下寂寂无闻也。……何谓俗乐,舞台优伶之所奏之类也; 何谓雅乐,师挚关唯之所奏之类也; 何谓天乐,有虞箫韶之所奏之类也。……俗人即常人,今世恒有; 雅人即非常人,今世少有; 天人即圣人,占有今无。”

10.中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社团是( )。

A. 天韵社

B 春柳社

C. 音乐讲习会

D. 中华美育会

【答案】C

【解析】沈心工组织中国留学生成立了“音乐讲习会”,专门聘请日本音乐家为师,研究中国乐歌的创作问题,这是中国人举办近代音乐讲习活动的首创。

11.与黎锦晖同一时期的( )也是中国流行音乐开拓者之一,他的作品如《阁楼上的小姐》、《卖油条》等。

A. 贺绿汀

B. 陈歌辛

C. 许如辉

D. 黎锦光

【答案】C

【解析】许如辉,上海大同乐会会员,师从郑勤文,参与整理并演奏古乐《国民大乐》和《春江花月夜》等,摄有电影和灌有唱片。精通乐器百余种。二十年代末成为中国流行歌曲先驱者之一,作品多为描写社会底层平民生活,有《阁楼上的小姐》、《永别了我的弟弟》、《卖油条》、《缝穷婆》等百余首。

12.第一个把柏林学派的比较音乐学观点介绍到东方来的音乐学家是( )。

A. 杨荫浏

B. 王光祈

C. 岸边成雄

D. 田边尚雄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