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4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
【答案】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主要包括:
(1)社会秩序或政治社会是建立在约定的基础上的。
(2)人类在自然状态下过着孤独、自在、和平的生活。
(3)个人的独立的生活变得日益困难,人类如果不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就会被消灭,因此人们通过契约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成立政府。依靠整体力量来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4)在缔结社会契约时,每个人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 由于任何一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给别人的权利,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并且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人民是主权者,就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
(5)通过社会契约,卢梭希望解决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服从自己本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和矛盾。他试图把自己和服从这种对立的东西统一在国家整体中。
2. 古希腊民主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答案】古希腊的民主思想演变有以下几个阶段:(1)来库古在斯巴达人内部创建“平等者公社”。
(2)梭伦以“中庸”为指导思想。(3)伯里克利在雅典执政时期,实行民主制度。(4)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接受了有限的君主原则,主张一种在现实中实行的混合政体。(5)亚里士多德主张公民权利“轮番而治”,认为多数人集体智慧优于个别或少数贤良和专家。
3. 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上的地位?
【答案】(1)他是政治学的开创者
他第一次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为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研究方法,同时对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和概念、范畴进行了系统研究,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
(2)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政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城邦高度发达的政治成就,也是希腊政治文明的一个成熟的果实。在他的政治思想体系里,综合了各家学说,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为后世政治思想家提供了无尽的思想宝库和灵感的源泉。
(3)亚里士多德是西方较为开放、进步和理性主义政治传统的先驱
他虽然没有超出古希腊整体主义传统,但是他否定了柏拉图的极端整体主义精神,在整体主义的
框架内渗入了某些个人主义因素。他也批判了柏拉图关于少数优秀的哲学家治国的主张和反对法治主张人治的思想,为民主和法治作出了有力的辩护,因而成为西方较为开放、进步和理性主义政治传统的先驱。
4. 柏拉图为什么要哲学王治理国家?
【答案】柏拉图主张哲学王治理国家的原因:
(1)一方面,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根据分工原则,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即统治阶层、武士阶层和平民阶层,最高等级统治者由哲学家担任,另一力一面,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只有哲学家才能改造人的品性。
(2)必然性。只有哲学王才达到了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只有哲学王真正掌握了治国这一专门知识,依据专业分工原则,只有哲学王才有资格执政。
(3)可行性。哲学王可通过建立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对公民教育实现对城邦的改造和治理。 哲学王执政实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组合。
5. 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分析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的?
【答案】(1)城邦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起源经历了男女和主奴、家庭、村社和城邦四个阶段,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他在探讨城邦起源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他认为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通过城邦生活,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
(2)城邦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质是自由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联邦,因为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
(3)城邦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为人的本性的实现提供条件。他一再强调城邦与家庭及东方君主制国家的不同,城邦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城邦政治家的权威是对自由人的治理,是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嘱托的权威。
6. 古希腊政治家划分政体的标准。
【答案】在古代希腊、罗马学者就开始注意国家的政体形式问题并划分出了不同的政体。
(1)最早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政体的学者,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根据执政者人数来划分政体,由此而区分出君主政府、贵族政府和民主政府。
(2)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政体问题并提出政体划分标准的,他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现实的各种政体,在调查和分析希腊158个城邦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政体的分析,讨论了现实的政体和理想的治理形式,提出了他关于政体选择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标准主要是两条:一是统治者是为城邦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利益,二是统治者人数的多寡。根据前一条标准,他
把政体分为照顾城邦公共利益的正宗政体和照顾统治者利益的变态政体两类; 根据后一条标准,他先把正宗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再与之相对应地把变态政体分为僧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3)古代希腊、罗马注意研究政体问题的学者还有波利比阿、西塞罗等也提出了一些类似于亚里十多德所提出的标准。
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征?
【答案】通过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就其政治思想关注的共同点来看:
(1)财产权成为各派政治思想关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要是围绕着征税问题,英国的国王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斗争,并通过大宪章的制定形成了宪政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源也在于确立资产阶级的私人财产权,因此,对私有财产权的思考成为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霍布斯虽然在政治上主张专制主义。但他也承认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要求在经济领域里实现经济自由,洛克更是以私有财产权为自己政治理论的中心,激进的掘地派代表温斯担莱则围绕着财产权的问题主张公有制。
(2)国土与议会的关系成为人们政治思考的基本主题,英国内战的发生主要是以国土为一方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另一方面而展开的,围绕着国王和议会的权力,这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菲尔麦、霍布斯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派为国王辩护,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以弥补顿利尔伯思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要求废除王权,建立人民主权或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在这两派之间,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中上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主张君主服从议会的权威,实行君主立宪。
8. 阿奎那神学政治观的基本特征? 这种特征在其国家理论中有何具体表现?
【答案】(1)阿奎那神学政治观基本特征:
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学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2)阿奎那神学政治观具体表现
①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关于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教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因此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世俗统治者服从教会统治者是上帝的安排。
②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何必要性。同时,论证教会法高于国家法,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从法的方面论证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