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前专业的舞蹈课程,与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训练是有所区别的。它不是为了培养舞蹈演员,而是为了从事学前教育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舞蹈技能课。是以培养幼儿园师资为主要对象,要求师资通过训练获得获得良好的身体姿态,掌握民间、古典、幼儿等舞蹈的基本动作特点,并且具备舞蹈表演、创作、编导的综合能力,能胜任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可见,舞蹈课程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开展舞蹈课程的教学,提高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从事幼师工作所具备的各项适用又实用的教学技能是学前专业舞蹈教育者一直重视并思考的问题。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是经过高职高专学前专业培养出来的,这确实为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师资力量。然而随着人们对幼儿学前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人才出现了短缺。再加上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学前教育也在不断扩大生源。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前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更是增加了难度,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前专业中舞蹈课程教学的质量,为幼儿教育建设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
本文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调查地点,在学前教育专业所属的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舞蹈教师、主任、系领导进行了现场访谈,在部分学生代表中进行现地采访。通过调查、综合分析发现学校在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学实践等几个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如在教学内容上,民族舞比重过大、内容陈旧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教学方法上,方式落后、身体语言生硬、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教学形式上,十分单一;在教学评价上,仍然局限于考查和测试、仍以教师评价为主;在教学实践上,学生登台表演的机会少、学校对教育实习的组织准备不够等。针对现状,笔者结合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学前专业中舞蹈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对策。笔者认为,要在教学内容上要合理设置舞蹈课程教学内容、重视应用性动作训练、注重作品赏析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运用情感教学法、自主探究、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分级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形式上,要通过“集体课”、“合堂课”、“小组课”、“一对一”等相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上,通过增加演出机会、抓好岗位实习、加强互动交流等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在教学评价上,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学前专业舞蹈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的探讨,拟期望对学校的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