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渤海大学文学院622新闻传播理论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默多克报团

【答案】默多克报团形成于1902年,是澳大利亚最早的报团,也是世界著名的报团。由鲁泊特·默多克的父亲老默多克开创。1923年,老默多克创办《阿德莱德新闻报》,此后报团发展缓慢。1953年,老默多克去世,鲁拍特·默多克接管报团,报团才开始取得飞速发展。1956年,收购《星期日时报》和《新思想》杂志; 1964年,在首都堪培拉创办澳大利亚首家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 1960年,他买下《每日镜报》和《星期日镜报》。这时,默多克报团才成为澳大利亚第三位的报团。1974年,默多克将镜报和电讯报合并为《每日电讯镜报》,默多克报团的地位有所加强。1987年,默多克一举买下先驱与时代周刊公司的主要股份,于是报团一跃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媒介集团,控制着全澳近七成的报刊。

2. NHK

【答案】NHK 是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一一日本广播协会的简称,创建于1926年,战后重新改组。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该机构一直经营广播业,现在主要力量己转向电视。按照日本《广播法》的规定,NHK 是实行自主经营的“特殊法人”,它在承担法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的同时,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不以赢利为目的。NHK 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经营委员会,其成员由首相提名,经参众两院同意后任命,任期三年。NHK 包括三套广播网:第一广播网以新闻时事为主,其次是文化和娱乐节目; 第二广播网以知识教育为主,其次是文化和新闻时事; 第三广播网是调频广播,以文化娱乐节目为主,也有新闻时事节目。此外,NHK 还有两套电视网:一套为综合频道,一套为教育频道。从总体上看,NHK 的节目内容比较严肃、正统,新闻报道方面力求准确、公正,注重时效性,娱乐题材尽力避免庸俗化,在世界电视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3. 《邮便报知新闻》

【答案】《邮便报知新闻》是在日本首任邮政长官前岛密的支持下于1872年7月创刊。该报以当时遍布全国的邮政办事人员为读者对象和义务通讯员,通过邮政系统获取信息,这种便利条件使该报在新闻报道的丰富性方面大大超过其他报纸。1886年,该报在日本最先走向商业化经营之路,仿照欧美模式,对报纸内容、版面、组织机构乃至经营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报纸销数大增。18%年,改名《报知新闻》。1903年,该报在全国各地设立报纸销售店,专售《报知新闻》,其后各报纷纷仿效。1907年,该报发行量达到30万份,居全国首位。

4. 受众的“碎化”

【答案】受众的“碎化”是指资讯的获得不再执着于某个媒体的“全程依赖”,而是在不同方面、不同的环节上使用不同的媒体。碎片化与碎片化倾向伴随的是传播领域的分众化,但这并没有改变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它不过是除旧布新的一个必要的中介阶段。碎片化之下的真正含义,是在“分众”的背后新的“聚众”需求。先细分,再归聚。这样拥有的将是特征明确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从而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将浪费掉的传播资源的传播效能重新找回来。受众碎片化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①受众碎化是降低媒介受众与广告主目标消费者之间的重合度的重要力量;

②受众碎化使消费需求变得丰富,从而有利于促进节目产量的增加;

③受众碎化是大势所趋,使数据库营销广受青睐,同时也使广告媒体策划变得更为重要; ④在政策的允许下,承载信息的渠道将需求各异的受众分割成一个个专门市场。

5. 意见领袖

【答案】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在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实验中发现,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是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般受众”。在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的后续研究成果《个人影响》和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二书中进一步发展。意见领袖的基本特点是: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6. “12.5%法”

【答案】1969年7月,墨西哥政府颁布和实施“12.5%法”,即要求全国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提供12.5%的播出时间代替部分税收,用来广播政府准备的教育、文化、娱乐节目和宣传报道,以改变商业电视台“美国文化殖民地”的形象。"12.5%法”通过广播实行国民教育,大部分节目由内政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提供。

7. 共同通信社

【答案】共同通信社(简称共同社),是一个总部位于东京港区的非营利合作通讯社,1945年11月成立,由建于1936年的同盟通信社改组而成。共同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发布新闻给几乎所有日本的报章、电台与电视网,使用其新闻的报纸约有5, 000万名订阅者。其位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分部日本国际共同社在1982年创立。石川聪是该通讯社现时的总裁。共同社是代表日本的国际性通讯社。共同社独立于政府,致力于为社会服务。担负着传媒中枢重任的共同社以“促进世界和平、确保民主、实现人类幸福”为原则,从1945年建社以来,作为“非赢利社团法人组织”,与日本全国各报社、NHK 等新闻机构通力合作,努力、积极地进行着报道活动。

8. 《法兰西西部报》

【答案】《法兰西西部报》是法国最大的地方报,其前身是1898年创办的《西部闪电报》,1944年后改用现名,总部设在莱纳,发行范围包括以布列塔尼省为中心、法国西部二个经济大区的12个省。1997年销数为78.69万份,它有40个地方版。该报最大特点是刊登大量地方新闻,辟有农业、海运等地方经济的专栏、专版。

9. 《工人曙光报》

【答案】《工人曙光报》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1878年彼得堡成立了“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协会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多次领导工人罢工,并于1880年2月15日出版《工人曙光报》,由协会领导人哈尔图林亲自担任编辑。哈尔图林通过《工人曙光报》宣传协会纲领,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先进作用,主张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争取共同的政治权利,为最终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而斗争。不久,哈尔图林因制造冬宫爆炸事件和刺杀亚历山大二世,被沙皇政府紧急缉捕,《下人曙光报》随之停刊。

10.图式传播

【答案】图式传播是指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的传播方式。图式优于标记和声光之处在于它不仅能表达数量,而且能反映事物特点和性质。图式传播是原始音讯传播的高级形态。图式传播在考古活动中常有发现。

11.声光传播

【答案】声光传播是指以声和光作为传递信息载体的传播方式。较之口头传播具有速度快、距离远的优势。借助声音的高低长短、光线的强弱等多种变化传达较为复杂的内容。声光传播的表现方式主要有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等。

12.NZPA

【答案】NZPA 是新西兰报联社(TheNewZealandPressAssociationInc )的英文简称,是新西兰的全国通讯社,由40多家主要报纸联合而成的合作企业公司。创建于1879年,当时名为联合报社,1942年改为现名。该社与路透社有密切的联系,它向路透社提供新西兰的国内新闻,并与路透社联合向新西兰各报发布重要国际新闻; 与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等有传统联系,在伦敦、华盛顿、香港和悉尼等地均有特派记者。

13.微内容

【答案】微内容(microcontent )是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即“巨内容”(macrocontent )而言的。CMSWiki 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 的主题,RSS 的内容列表等等。”换言之,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为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