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5岁,头晕乏力,血压150/95mmHg,无水肿,血红蛋白82g/L,尿比重1.011,尿蛋白(++),颗粒管型0~2个/HP,血BUN15mmol/L,血肌酐187μmol/L,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慢性肾小球肾炎、CKD第1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CKD第2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CKD第3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CKD第4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CKD第5期。
G-6-PD酶缺乏时,下列哪项试验阳性() 抗人球蛋白试验。 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酸溶血试验。 蔗糖溶血试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关于正常人头围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 新生儿的头围约34cm。 出生后第二年增加2cm。 18岁以后头围即无变化。 18岁头围可继续增长。 出生后前半年增加8cm;后半年增加3cm。
患者女,20岁,因“阵发性心悸、头痛、胸闷半年”来诊。查体:P80次/min,BP130/80mmHg;身高168cm,体重48kg,指、趾细长;右上唇和舌尖分别见0.7cm、0.8cm肿物;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个1.0cm×1.5cm肿物,表面光滑,质硬,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左颈部可触及一个肿大淋巴结,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差;心、肺、腹部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超声心动图。 唇及舌肿物活检。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B超。 血生化。 颅脑CT。
1977年提出医学模式转变的学者是() 马斯洛。 冯特。 华生。 恩格尔。 罗杰斯。
患者女,42岁,胸闷、气促反复发作2年,曾有关节疼痛及咯血史。查体:巩膜黄染,两颧红,口唇发绀,半卧位,颈静脉充盈,心率100次/min,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肝肋下2cm,ECG示快速心房颤动,X线示心脏扩大、右侧胸腔积液。以下处理不适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