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管理809管理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述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培训评估是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的最后环节,既是对整个培训活动实施成效的评价与总结,同时评估结果又是以后培训活动的重要输入,为下一个培训活动确定培训需求提供了重要信息。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

(1)反应层。属于评估的第一层,主要收集学员的意见反馈,了解学员对培训活动的整休性主观感受:是否喜欢该培训项目,对培训人员和设施有什么建议,对课程的设置是否满意。这一层次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

(2)学习层。属于评估的第二层,目的是要了解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以确保学员真正理解和吸收培训内容,主要通过培训之后的考试来考察,包括笔试和绩效考核。

(3)行为层。属于评估的第三层,主要考察学员在接受培训后行为习性是否有所改变,在工作中是否用到了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主要通过绩效考核和行为观察来获取信息。

(4)结果层。属于评估的第四层,主要关注学员的实际绩效改进情况,并分析绩效变化与企业培训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一个可量化的考察手段就是投资回报率分析,即培训的净收益与培训成本之比。

2.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答案】(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管理学者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提出的。

①基本内容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补充了另外一种因素,即领导行为在确定是任务绩效还是维持行为更重要之前应当考虑的因素一一成熟度。成熟度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一理论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素,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成功。

②四种领导方式(见图)

图 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

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力式: 生命周期论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

a. 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何时何地做。

b. 推销型领导者(高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和支持行为。

c. 参与型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d. 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提供不同的指导或支持。

③评价

a.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把领导方式和员工的行为通过成熟度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领导方式;

b. 与菲德勒的权变理论相比,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更容易理解和直观。但它只针对下属的特征,而没有包括领导行为的其他情景特征。因此,这种领导方式的情景理论算不上完善,但它对于深化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的被领导个体要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如对低成熟度的下属而言,适宜采用指导型领导方式,对下属进行明确而具体的指导; 采用推销型领导时,即高任务一高关系行为,高任务行为能够弥补下属能力的久缺,高关系行为则试图使下属在心理上领悟领导者的意图; 而对高成熟度的下属而言,采用授权型领导方式,既可提高下属满意度,又有利于其完成工作任务。

3. 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所以制订计划根本没有用。”这样的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答案】(1)该种说法不正确。

(2)具体原因

计划是指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计划分为正式计划和非正式计划。由于环境在不断变化,计划可能会跟不上变化,但计划具有灵活性,所以制定计划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织有其特定的目标,计划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要实现组织目标,必须建立起一定的保障。计划首先从明确目标着手,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组织的目标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之分。计划工作就是要通过组织内外条件的分析,对组织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各个部门的目标、各个阶段性的目标明晰化,把各种目标协调起来,并制定出实施这些阶段性目标的方法、措施,使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实现总目标服务。

②计划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组织的目标,需要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实现目标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组织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不做预算,不进行成本费用分析,即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也会因成本失控而变得不合理、不合算。节约是从事现代管理的基本准则之一。

③计划通过规划、政策、程序等的制定保证着组织目标的实现,使组织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计划还为摔制提供了标准。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些没有预见的因素的影响下,组织行动可能偏离计划轨道。这些偏差要靠控制来纠正。纠正偏差,必须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只能是组织的计划。计划不仅是组织行动的标准,同时又是评定组织效率的标准。没有计划就无法实施控制:没有计划,组织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4. 组织层级设计中影响分权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组织层级设计中影响分权的因素有:

(1)组织规模的大小。组织规模增大,管理的层级和部门数量就会增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就会减低。因此,当组织规模扩大之后,组织需要及时分权,以减缓决策层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务。

(2)政策的统一性。如果组织内部各个方面的政策是统一的,集权最容易达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然而,一个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为了灵活应对这种局面,组织往往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政策,这虽然会破坏组织政策的统一性,却可能有利于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3)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如果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能够保证组织任务的完成,组织可以更多地分权; 组织如果缺乏受过足够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其基本素质不能符合分权式管理的基本要求,分权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