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专业记者

【答案】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一般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是专门的记者,一种是编采合一的记者。新闻单位之所以设这样那样的专业记者,一是为了使各个领域的采访报道都有专人负责,二是有利于记者积累和掌握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培养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专家。

2. 蹲点

【答案】蹲点是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样式,是指记者较长时间在某个部门或某一单位进行专题采访。在这种调查采访中,记者需要带着当前实际工作中某个具有普遍性或方向性的问题,选准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点”,真正“蹲”下来,认真“钻进去”,花上比较长一点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做调查研究,解剖“麻雀”。

3. 特派记者

【答案】特派记者是指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一度称特派员。特派记者的编制属于编辑部,是社(报社、通讯社)、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与特约记者不同。特派记者一般负有较重的责任,到一些特殊的地区、单位去采访。与一般记者相比,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以及身体状况都更强。

4. 突发性事件

【答案】事件可分为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性事件。非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人们预知的,安排好的,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事件。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各的事件。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特别需要向记者强调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记者怎样增强保密观念?

【答案】(1)在我国,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大事,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宪法明文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记者由于工作需要,接触领导机关多,参加会议多,看文件多,比较多地知道党和国家的秘密。这就在保密问题上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既是模范地遵守宪法的问题,又是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的保密制度的问题,同时也是个职业道德问题。

第 1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