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

A. 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B. 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C. 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

D. 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

【答案】D

【解析】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混杂,目标分歧,导致中学

12月,的普通教育无从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难以保证。教育部相继公布《师范学校法》、《职

,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业学校法》、《中学法》

文理科等。这一变革使中学教育的目标、结构与线索更为清晰,更有利于发挥各种教育的功能,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2. 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

A. 黄炎培

B. 晏阳初

C. 梁漱溟

D. 陈鹤琴

【答案】D

3. 癸卯学制是以( )学制为蓝本制定的。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答案】A

4. 《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部书的作者是( )

A. 龚自珍

B. 林则徐

C. 魏源

【答案】C

5. 1963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案《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

,其含义是( )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

A. 为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

B. 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

C. 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分(人学)和“公共”部分(大学以外的学院)

D. 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的掌握程度。1963年,英国就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较有影响的改革方案——《罗宾斯报告》。该报告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重大问题。报告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这个建议被称为“罗宾斯原则”。《罗宾斯报告》成为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依据。注意英国教育法案的考查频率是最高的,但是每次考查的也就是主要内容和意义,所以,算是难点中考重点,把握准确,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于教育法案,做好选择题的准备就应该足够了,特别重点的可以作为简单题来准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o

6. 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

A.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 “仕而优则学”

D. “自行束络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答案】A

【解析】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

,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 可改变的。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7. 下列不属于明朝中央官学的是( )

A. 儒学

B. 武学

C. 宗学

D. 国子监

【答案】A

8. 指出民生日用的知识都是世人应当学习研究的是( )

A. 龚自珍

C. 魏源

D. 冯桂芬

【答案】A

9. 王守仁和朱熹的教育思想不同点在于( )

A. 理是宇宙的本体

B. 存天理,灭人欲

C. 致良知

D. 明人伦

【答案】C

10.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所谓“道”具体是指( )

A. 礼乐

B. 礼法

C. 仁义

D. 天理

【答案】C

【解析】韩愈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_是授业,即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构成了教师的任务。

11.“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

A. 教育准备生活说

B. 教育适应生活说

C. 教育超越生活说

D. 教育改造生活说

【答案】B

【解析】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来看,教育目的论有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教育准备生活说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其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与“教育准备生活说”相对的教育适应生活说是主张教育是对现实生活适应的学说,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将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叫儿童适应眼前的生说环境,即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其首倡者为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他一些进步主义教育家亦和杜威持同样观点,认为教育应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超越生活说,认为教育应该超越当前的现实社会,给予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或可能,致力于满足未来社会的社会的发展要求; 教育改造生活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