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23现代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等级扩散

【答案】等级扩散是指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这种扩散过程并不一定(多数情况下完全不是)按地理邻近性,而是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的。

2. 跨国公司

【答案】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是多区位公司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都有一个国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为主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在许多国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作为在国内外拥有较多分支机构、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

3. 中心地

【答案】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4. 资源密集型产业

【答案】资源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泛指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原始森林、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农矿业,包括种植业、林牧渔业、采掘业等。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虽然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对资源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使用,也付出沉重代价。

5. 生产网络

【答案】生产网络是指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进而形成的多个国家参与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体系。

6. 劳动系数

【答案】劳动系数是指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7. 极化效应

【答案】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二、简答题

8. 试比较城市区域管制模式的特点。

【答案】城市区域的管制模式有集中管制、分散管制和多中心管制等类型。

(1)集中管制

集中管制模式是中心城区或者中心城市主导城市区域的内部关系协调。其缺陷是管理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内部缺乏竞争活力。

(2)分散管制

分散管制模式是在城市区域内各城市、地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其缺陷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各自为政,无序竞争。多中心管制模式是承认各个城市或地区的独立性,同时,又重视发挥中心城区或者城市的协调作用。

9. 简述经济全球化多极格局的特点。

【答案】经济全球化多极格局的特点: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

当前,多极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世界各国联系加强,但同时竞争加剧,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地位彼此消长。整体上看,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崛起。当前己经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10.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答案】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 (1)产业集群形成之后,必然引发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该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

在区域内,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引起该产业空间组织的重新调整,往往形成某种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格局。

(2)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3)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区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开发区的成败,进而也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换,对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1.简述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与特征。

【答案】(1)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决策系统。随着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数据量的增加和信息的快捷化,经济地理学工作者日益认识到,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成果的直观性。

(2)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①具有空间性和综合性

在系统中注意经济数据的地理分布状态,注意经济地理现象之间的关联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用地图形式表示经济格局,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数据与图形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计算机快速处理这种关联信息的能力,为综合分析提供了便利。

②更强调管理和决策功能

由于经济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不仅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决策者的经验、行为特征也起重要作用。故在系统设计中,常常借助决策支持系统(DSS )和专家系统(ES )。

③模拟经济地理现象

理想的经济地理信息系统,还应通过数学模型和经验规律,模拟经济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展示区域规划的未来。

12.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运费构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部分组成,前者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后者一般与运输距离无关,所以,胡佛提出著名的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原理。

(2)不同运输方式适宜的运输距离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3)运费定价制度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3.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答案】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具体原因如下: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成为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相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