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多选)RAM 型存储器的特点有( )。

A.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所存信息既能被读出又能被写入

B. 电源掉电后又上电时所存内容仍然可以保持

C. 电源掉电后又上电时所存内容全部消失

D. 在信息改写之前先要在紫外线擦除器上擦除

E.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用于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

【答案】A 、C 、E

【解析】D 项,是指EPROM ,不是RAM 的特点。

2. 若当前减法运算X —Y 中,使SF=1,OF=l,说明两者比较结果为( )。

A.X

B.X>Y

C.

D.

【答案】B

【解析】SF=1、0F=1表明X —Y 是正数减负数,产生正溢出。

3. 某计算机系统内存原有512KB DRAM,为保证DRAM 信息不丢失,要在2ms 时间内对全部DRAM 刷新一遍,现将内存扩充到1MB ,则内存全部刷新一遍所需的时间为( ),才能保证信息不丢失。

A.4ms

B.3ms

C.2ms

D.1ms

【答案】C

【解析】为了保证信息不丢失,要在2ms 内刷新,即使增加了DRAM 仍然要满足要求。

4. 下面哪条伪指令是用来指定目标程序存放单元的偏移量( )。

A.ASSUME

B.LOCAL

C.ORG

D.A T

【答案】C

5. 以下可以使寄存器AX 和CF 同时清零的指令为( )。

A.SUB AX,AX

B.XCHG AX,BX

C.PUSH AX

D.XOR AX,BX

【答案】A

【解析】BC 两项,传送类指令不影响标志位。D 项,是“异或”逻辑指令,指令结束后使CF=0,最终“异或”的值由BX 中的内容决定,如果BX 的内容和Ax 中的相等,则结果为0,如果不相等,则结果不为0。A 项,是减法指令,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都是AX ,相减后结果为0回送给AX ,即AX=0,指令操作没有产生借位,因此CF=0。

6. 在异步串行通信中,使用波特率来表示数据的传送速率,它是指( )。

A. 每秒传送的字符数

B. 每秒传送的字节数

C. 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

D. 每分钟传送的字节数

【答案】C

7. BCD 码运算中,设AL=25H, BL=71H, 进行BCD 码减法运算后,AL=( )。

A.67H

B.54H

C.43H

D.B4H

【答案】B

【解析】25H —71H=B4H, 高4位有借位,进行减60H 修正,结果为54H 。

8. 若8259A 的ICW2设置为28H , 从IR3引入的中断请求的中断类型码是( )。

A.2AH

B.2BH

C.2CH

D.2DH

【答案】B

【解析】8259A 的ICW2是设置中断类型码的初始化命令字。其低3位表示了该芯片的IROIR7的类型编码。8259A 的ICW2设置为28H 时,表示其IR0的中断类型码为28H , 所以IR3的中断类型码为28H+3=2BH。

9. 要由8253产生占空比为0.5的方波信号,应选用8253的方式( )。

A.2

B.3

C.5

D.1

【答案】B

【解析】方式3的特点是:

①方式3常用于波特率发生器。方式3和方式2类似。但输出为方波或近似方波的矩形波。 ②写入方式3控制字后输出为高电平。写入计数值后计数器自动开始对输入CLK 脉冲计数,输出OUT 仍维持为高;在计数完成一半时,输出OUT 变为低电平,直到计数器全部完成,输出OUT 又变为高电平,并复上述计数过程。

③若计数值N 为偶数时,OUT 方波的占空比为1:1;若N 为奇数,其占空比为(N+l)/2(:N-l )/2输出分频波高电平宽度为(N+l)/2CLK周期,低电平周期为(N-1)/2CLK周期。

10.多段存储管理方式中,每一个程序都拥有它自己的( ),以及多种属于它自己的存储器段。

A. 段描述符

B. 段选择符

C. 段选择符和段描述符

D. 段描述符寄存器

【答案】A

11.( )不汇编机器代码,仅在汇编过程中告诉汇编程序如何编译。

A. 汇编语句

B. 伪指令

C. 指令

D. 标识符

【答案】B

12.(多选)以下哪个操作是由操作系统加载程序自动完成的( )。

A. 程序段地址装入CS 段寄存器

B.DS , ES 初始化

C. 堆栈段地址装入SS 段寄存器

D.PSP 首址装入DS ,ES

E.CS , IP 的初始化

【答案】ACDE

13.在中断系统中,中断类型号是在( )的作用下送往CPU 的。

A. 读信号

B. 地址译码信号

C. 中断请求信号INTR

D. 中断响应信号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