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岁,因“咳嗽、胸痛1个月,发热、腹部不适2周,体重下降1周”来诊。1个月前感冒后咳嗽、胸痛,胸痛常与呼吸、咳嗽、变换体位有关。2周前发热,体温37.4~37.8℃,伴乏力,上腹部闷胀。近1周体重下降、消瘦。查体:T37.4℃,P80次/min,R24次/min,BP105/60mmHg;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心包摩擦音。医师进行心包穿刺的目的是(提示2周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超声心动图:可见液性暗区。医师考虑进行心包穿刺。)() A.缓解症状。 调节心率。 纠正低电压。 安慰治疗。 各种实验室检查,确定病因。 心包腔内给予抗菌或化学治疗药物。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0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气3天到医院就诊。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96/60mmHg,营养状况差,皮肤粘膜干燥,眼窝凹陷,中等程度腹胀,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亢进,可闻气过水声,移动性浊音阴性,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5×10/L,X线检查见小肠有阶梯状液平面,询问病史1月前曾因肠梗阻在外院行肠粘连松解术。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A.持续性剧烈疼痛。 肠鸣音亢进。 呕吐出现早。 早期出现休克。 没有腹膜刺激征。 体温正常。 不对称性腹胀。 肛门排出物为血型。 脉率增快。
小儿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不包括()。 肠壁薄,黏膜富于血管,通透性好,细菌或肠内毒素易于吸收入血,造成或加重中毒。 相对于成人,肠道短。 肠壁薄,黏膜富于血管,通透性好,吸收率高。 升结肠和直肠与腹腔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套叠。 相对于成人,小儿消化面积大。
全冠牙体制备的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两邻面应近于平行。 颊、舌面应无倒凹,最大周径降至龈缘。 轴、线角应清楚分明呈直角。 缘、线角、轴角应磨光。 龈缘线相连应一致。
通常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粒红比例减低() 粒细胞缺乏症。 急性化脓性感染。 脾功能亢进。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溶血性贫血。
油镜连续观察骨髓象,要求分类计数的有核细胞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