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心理研究所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对待测验的态度,正确的是( )。
A. 测验使用者主要看他的能力,不一定要接受专业训练;
B. 选择测验时主要注重信度,效度只作为参考;
C. 解释测验结果不仅要看测验分数,还要参考其他相关资料
D. 测验结果保密是有限的,某些领导或机构可以查看
【答案】C
【解析】测验分数必须与某种参照系统比较,方能显出它所代表的意义;只有够资格的心理测验工作者才能使用心理测验,才能担任主试;测验结果要严格保密,未经一定的审核手续,不得外传;所选量表应该是信度、效度均较高的测验工具。
2.
艾森克人格问卷所测量的人格维度的特征是( )。
A. 神经质
B. 外倾性
C. 稳定性
D. 精神质
【答案】C
【解析】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即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外倾型是指人格的内外向程度;神经质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精神质高分表明该个体容易发展成为行为异常。
3.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其考虑的误差来源是( )。
A. 内容取样
B. 时间取样
C. 随机误差
D. 评分者误差
【答案】A
【解析】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两个题目间的差别、两次施测时的情境、被试特质水平等方面的差别都会影响复本信度。
4. 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_____,标准差定为_____。( )
A.100;13
B.100;15
C.100;14
D.100;16
【答案】B
【解析】韦克斯勒首次提出离差智商,并将其平均数定为100, 标准差定位15.
5.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属于的测验类型是( )。
A. 学绩测验
B. 能力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
D. 人格测验
【答案】A
【解析】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其特点是,经过相应的学习和训练,学绩测验的分数就高,没有经过训练,其测值应该几乎为零。科举考试考查的是考生对于古代经典典籍的掌握,属于学绩测验。
6.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7. 下面是某定向能力测验中五道选择题的项目分析数据,根据项目筛选的一般要求,最佳的项目是( )。
A.P=0.15,D=0.30
B.P=0.75,D=0.85
C.P=0.45,D=0.75
D.P=0.50,D=0.15
【答案】C
【解析】一般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的平均难度在0.50左右为宜,而D 值越大,项目的鉴别力越大,表示项目的质量越好。一般D 值在0.19以下,则必须淘汰项目。
8. 难度P 值越接近于0或接近于1,越无法区分被试者之间能力的差异。相反,P 值越接近于0.50,区别力越高。为了使测验具有更大的区别力,应选择难度在0.50左右的试题比较合适,各题难度应在( )之间。
A.0.50±0.10
B.0.50±0.20
C.0.50±0.30
D.0.50±0.40
【答案】B
【解析】当难度接近于0时,被试的分数接近于0, 当难度接近于1时,被试的分数都接近于满分,因此都无法区分被试者之间能力的差异。当难度在0.5左右时,被试的分数会呈现常态分布,测验能够获得最大的区别力。
9. 通过考察甲测验与测量同一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维度相似性,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区分效度
C. 校标效度
D. 构想效度
【答案】D
【解析】检验测验的构想效度需检验两个假设:①是与测验相同特质的测验分数应该有较高的相关;②是测量不同特质的测验分数间应有较低的相关,如数学能力测验与语文能力测验应该相关较低。
10.比率智商(IQ )被定义为( )与实足年龄之比。
A. 实足年龄
B. 真实年龄
C. 心理年龄
D. 智力商数
【答案】C
【解析】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A 表示心理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
二、名词解释
11.测验标准化
【答案】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其内容包括确定目的、科学命题、选取代表性样本、做题目分析、确定统一的指导语和施测条件、规定评分与解释、分析测验的信度、效度等。其目的在于使编制或修订的心理测验符合标准测验条件的程序。如果测验结构好,样本大且有足够代表性,对所测查的心理变量是在符合常模要求的标准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