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秦岭地区三叶木通优良单株的筛选

关键词:三叶木通,有效成分,灰色模式识别法,优良单株,生物学性状

  摘要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为木通科木通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在我国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至长江流域各省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尤其在陕西省秦岭地区。其干燥藤茎作为中药木通入药,药用历史悠久。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木通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之功效。三叶木通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以三萜皂苷类物质为主,目前对三叶木通药材质量的考察主要以常春藤皂苷元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为指标。
本研究对陕西省秦岭地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来自7个野生分布区和1个人工栽培区的173份三叶木通种质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各样本2年生藤茎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利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对三叶木通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优良单株;同时研究了三叶木通药材质量与生物学性状间的关系。实验的主要结果如下:
1. 运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采集地、不同样本的三叶木通藤茎中常春藤皂苷元和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样本之间有效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采集地的不同样本之间有效成分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常春藤皂苷元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户县>商南县>镇安县三叶木通基地>镇安县肖家沟>宁陕县>镇安县银坪村>太白县>佛坪县;齐墩果酸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镇安县银坪村>太白县>镇安县肖家沟>镇安县三叶木通基地>商南县>户县>佛坪县>宁陕县;两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镇安县银坪村>镇安县肖家沟>镇安县三叶木通基地>太白县>商南县>户县>宁陕县>佛坪县。太白县的TB004、佛坪县的FP011、宁陕县的NS014、户县的HX016、镇安县肖家沟的ZAX005、镇安县银坪村的ZAY003、镇安县三叶木通基地的JD008和商南县的SN021等中常春藤皂苷元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都较为丰富。
2. 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方法,对三叶木通中的2种有效成分含量与其药材质量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相对关联度(ri)值在0.5500以上的为优良单株。从三叶木通的木通药材化学质量的角度上考虑,初步筛选得到的优良单株有:太白县的5株,佛坪县的4株,宁陕县的8株,户县的4株,镇安县肖家沟的5株,镇安县银坪村的6株,镇安县三叶木通基地的6株,商南县的4株,共计42株。
3. 从藤茎色泽、根系、叶色、叶形等12个主要形态指标和2个有效成分质量指标详细研究了三叶木通各样本间的差异,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性,探讨其形态分化多样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变异系数与多样性指数表现并不完全一致。相关分析表明了供试材料各性状间关系的复杂性。主成分分析将14个性状指标归结为叶片因子、质量因子、叶柄因子、藤茎因子4个主成分。聚类分析把173份种质样本分为四大类,其中,将侧生小叶柄都明显较短,且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都较低的聚为一类;将根系都发达、叶形都为宽卵形,且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都较高的聚为另一类。该结果初步显示了三叶木通的部分生物学性状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这为三叶木通优良单株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