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学高级)题库>生物化学题库

问题:

[单选] 长期饥饿状态下,在血浆中含量明显减少的蛋白是()

A . α1球蛋白
B . α2球蛋白
C . β球蛋白
D . γ球蛋白
E . 清蛋白

黄芩的主治证是()。 痈肿疮毒。 血热吐衄。 肺热咳嗽。 胎动不安。 湿温证。 血虚致痒的特点()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越腐越痒。 皮肤瘾疹、焮红灼热作痒。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流水。 1.5岁患儿因慢性贫血,经多方检查确诊为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以下哪项是其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 舌炎及反甲。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皮肤淤点伴黄疸。 皮肤苍黄,毛发枯黄。 以上都不是。 11岁男孩,因腹泻口服呋喃唑酮(痢特灵)6片,次日排浓茶色尿,第3天眼、皮肤发黄,头晕、乏力来诊。化验:Hb65g/L,WBC12.5×109/L,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0.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最可能的诊断为() 呋喃唑酮中毒。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地中海贫血。 G-6PD缺乏性溶血性贫血。 黄芩有何功效,可用治肺热咳嗽之痰黄稠兼大肠湿热泄泻()。 清热凉血。 清热生津。 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 清利湿浊。 长期饥饿状态下,在血浆中含量明显减少的蛋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