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什么是动态文档?试举出万维网使用动态文档的一些例子。

【答案】动态文档(Dynamic Document)是指文档的内容是在浏览器访问万维网服务器时才由应用程序动态创建。当浏览器请求到达时,万维网服务器要运行另一个应用程序,并把控制转移到此应用程序。接着,该应用程序对浏览器发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HTTP 格式的文档,万维网服务器把应用程序的输出作为对浏览器的响应。由于对浏览器每次请求的响应都是临时生成的,因此用户通过动态文档所看到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其主要优点是具有报告当前最新信息的能力。

万维网使用动态文档的例子很多,比如,利用动态文档报告股市行情、天气预报或民航售票等。

2. 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答案】协议栈:在网络中,为了完成通信,必须使用多层次的多种协议。这些协议按照层次顺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协议栈,也称为协议族;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OSI 参考模型中在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SAP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

客户和服务器: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为服务请求方,服务器为服务提供方; 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客户首先发起连接建立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请求,并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3. 下面列出的是使用TCP/IP协议通信的两台主机A 和B 传送邮件的对话过程,请根据这个对话回答问题。

问:(1)邮件发送方机器的全名是什么?发邮件的用户名是什么?

(2)发送方想把该邮件发给几个用户?他们各叫什么名字?

(3)邮件接收方机器的全名是什么?

(4)哪些用户能收到该邮件?

(5)为了接收邮件,接收方机器上等待连接的端口号是多少?

(6)传送邮件所使用的传输层协议叫什么名字?

(7)以2开头的应答意味着什么?

(8)以5开头的应答各表示什么样的错误?

【答案】(1)邮件发送方机器的全名是silverton.Berkeley.edu ,发邮件的用户名是djb ; (2)发送方想把该邮件发给God 、devils 和angels ;

(3)邮件接收方机器的全名是heaven.af.mil ;

(4)用户God 和angels 能收到该邮件;

(5)为了接收邮件,接收方机器上等待连接的端口号是25;

(6)传送邮件所使用的运输层协议叫TCP ;

(7)以2开头的应答意味着成功;

(8)5开头则是永久性错误,如接收用户不存在。

4.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案】网络适配器的作用: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实现以太网协议,当适配器收到正确的帧时,它使用中断来通知该计算机并交付给协议栈中的网络层,当计算机要发送IP 数据报时,就由协议栈把IP 数据报向下交给适配器,组装成帧后发送到局域网,当适配器收到有差错的帧时,就把这个帧丢弃而不必通知计算机。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5.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案】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截获、中断、篡改和伪造四种威胁。这四种威胁又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更改报文流、拒绝服务和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他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宄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数据的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等。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相结合。

6. 某主机的MAC 地址为00-15-C5-C1-5E-28,IP 地址为10.2.128.100(私有地址)。图1所示是网络拓扑,图2所示是该主机进行Web 请求的1个以太网数据帧前80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及ASCII 码内容。

图1 网络拓扑

图2 以太网数据帧(前80字节)

请参考2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Web 服务器的IP 地址是什么?该主机默认网关的MAC ±也址是什么?

(2)该主机在构造图3-26的数据帧时,使用什么协议确定目的MAC 地址?封装该协议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的目的MAC 地址是什么?

RFC ,HTML (3)假设HTTP/1.1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一次请求响应时间为RTT ,

页面引用了5个JPEG 小图像,则从发出图3-26中的请求开始到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为止,需要经过多少个RTT?

(4)该帧所封装的IP 分组经过路由器R 转发时,需修改IP 分组头中的哪些字段?

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和IP 分组头结构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以太网数据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