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农民,20岁,1月初入院,5天前突起寒战、高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解洗肉水样尿200ml。体温39.5℃,眼睑浮肿,眼睑及胸部皮肤充血,腋部可见针尖大出血点,臀部注射处有lcm×2cm大淤斑。血象:血红蛋白160g/L,红细胞数5.1×1012/L,白细胞数64×109/L,幼稚细胞0.12,杆状核细胞0.15,多形核细胞0;43,淋巴细胞0.30,血小板80×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肾综合征出血热。 急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肾炎。
下列哪项不是冷沉淀输注的指征()。 血友病A。 血管性血友病。 低蛋白血症。 先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DIC。
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做法正确的是() 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 先发出病人结果,然后寻找原因。 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 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 增加质控规则,提高误差检出。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
该患者肠镜结果显示:直肠至肝曲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多发性浅溃疡。黏膜质脆,触之易出血。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见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大便潜血:(+++),RBC10/HP,WBC15/HP。3次便细菌培养阴性。外周血WBC11×109/L,HGB98g/L;血p-ANCA(+).血沉32mm/h。该患者目前最可能诊断为()。。
患者,男,16岁,发热4天伴纳差2天急诊。检查:血压114/70mmHg,左脚趾甲沟部红肿破溃。血白细胞计数为20×10<sup>9</sup>/L,中性粒细胞为89%。初步诊断是()。 A.左脚趾甲沟炎。 左脚趾坏疽。 左侧小腿丹毒。 左小腿蜂窝织炎。 感染性休克。
子痫前期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