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714生物综合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抗毒素。

【答案】抗毒素是一类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体经产生外毒素而致病的病原菌感染后即能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2. 临近和定向效应。

【答案】临近效应是指在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在酶活性部位的累积,有研宄发现溶液中的底物浓度为而活性中心的底物浓度为lOOmol/L。定向效应是底物在活性中心的定向排布,定向效应有利于反应的发生。

3. (肝葡萄糖激酶)。 【答案】(肝葡萄糖激酶)是指定位于肝脏中的催化葡萄糖接受末端磷酸、生成6-磷酸葡萄糖的一类己糖激酶同功酶。该酶专一性作用于葡萄糖,基本不以其他己糖为底物;该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于肝外组织的己糖激酶,但不受6-磷酸葡萄糖的反馈抑制。其生理意义在于分解进食后的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4. 变构作用。

【答案】蛋白质在行使其生物功能时空间结构往往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改变分子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变构现象,又称别构现象或变构作用。例如,血红蛋白表现其输氧功能时就是一个例子。

5. 小分子核仁RNA (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 )。

【答案】小分子核仁RNA 是指真核生物细胞核核仁内的小分子RNA , 与蛋白质构成复合物snoRNP , 其中的一部分参与rRNA 前体核苷酸修饰位点的确定。

6. 密码子的摆动性(wobble rule)。

【答案】密码子的摆动性是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进行碱基配对时,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守标准的碱基配对规则, 第三对碱基则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的性质。

7. 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

【答案】转座重组是指DNA 上的核苷酸序列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现象。

8. 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 ACP)。

【答案】酰基载体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为脂酸合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但不具催化活性,在脂酸合成中作为酰基的载体。

二、填空题

9. 大肠杆菌天冬氨酸转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负调节物是_____,正调节物是_____。

【答案】CTP ; ATP

10.DNA 双螺旋直径为_____nm, 双螺旋每隔_____nm转一圈,约相当于_____个核苷酸对,糖和磷酸位于双螺旋的_____侧,碱基位于_____侧。

【答案】20; 34; 10; 外;内

11.Calvin

循环

中进行。

【答案】1,5-二磷酸核酮糖;RuBP 羧化酶;3-憐酸甘油酸;间质

12.基因中的插入顺序通常称为_____,而编码蛋白质的部分称_____。

【答案】转座子;编码基因

13.脂肪肝是当肝脏的_____不能及时将肝细胞中的脂肪运出,造成脂肪在肝细胞中的堆积所致。

【答案】脂蛋白

14.真核生物细胞质核糖体小亚基大小为_____,所含的rRNA 为_____,所含的蛋白质约有_____种。 【答案】

15.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总是朝着一个平衡位置进行,平衡时它与周围环境的熵值之和处于_____,而其自由能处于_____。

【答案】最高值;最低值

16.当DNA 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的,另一条链是不连续的,称为_____复制;复制得到的子代分子,一条连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为_____复制。

【答案】半不连续;半保留

的最初受体是_____, 在_____酶的催化下形成_____,此循环在叶绿体_____

17.使用_____方程能很好地说明别构酶的动力学,Hill 方程与米氏方程的主要差别首先是Hill 方程中的底物浓度被提高到h 数量级,h 被称为_____; 其次,方程中以_____取代

提高了h

数量级则速率对底物浓度作图呈S 形曲线,酶具有_____

_____。正协同效应意味着酶对环境中底物浓度的变化更为_____。

【答案】Hill ; Hill 系数;K 0.5; 正底物协同性;负底物协同性;敏感

18.DNA 双螺旋稳定因素有_____、_____及_____。

【答案】氢键;碱基堆积力;与正电荷结合

该常数也被则意味着酶具有

三、单选题

19.对高山反应的适应是红细胞内的2, 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的变化而导致血红蛋白氧合曲线的变化,假定曲 线3 (见图)是在正常条件下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氧饱和曲线,那么代表的是在高海拔条件下的是(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E. 曲线1或曲线

2

【答案】B

20.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

A. 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 酶蛋白的变构效应

C. 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D. 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