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830计算机软件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TDM 与CSMA/CD相比,错误的是( )。
A.CSMA/CD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
B.TDM 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信道方式
B. 突发性数据适合使用TDM 方式
D. 使用TDM 方式,信道不会发生冲突
【答案】C
【解析】A 项、B 项显然正确。在TDM 中,每一个信道周期地占用一个帧中的固定的时隙,因此各信道不会产生冲突。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隙依然被占用,所以突发性数据使用TDM 方式将造成严重浪费,故C 项不正确。
2.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 )。
A.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 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上的传播速率
C. 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D. 每秒传输的码元个数
【答案】C
【解析】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是同义词,它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单位为bit/s。码元传输速率是指每秒能传输的码元数,单位Baud (波特)。另外,数据传输速率并不就是电磁波在传输介质上的传输速率,后者的单位是m/s,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 某网络的IP 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 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 则该网络中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是( )。
A.32、8
B.32、6
C.8、32
D.8, 30
【答案】B
【解析】先将子网掩码写成二进制为可见IP 地址空间
(本来主机位是8位)拿出了5位来划分子网,所以一共可以划分32个子
网(这里使用的是CIDR ,所以全“0”、全“1”的子网不用去除),而主机位只有3位了,所以最大可分配的地址是个(要去除全“0”、全“1”的地址)。
提醒:使用了CIDR 技术,仅仅是全“0”、全“1”的子网号可以被使用,但是全“0”、全“1”的主机号还是不能被分配的。
4. 在TCP 数据段的布局格式中,头开始的固定格式长度是( )。
A.20字节
B.24字节
C.32字节
D.36字节
【答案】A
【解析】TCP 报文段的首部最短为20字节,通常长度为4字节的整数倍,通过头部长度IHL 字段控制IP 分组的头部长度,并用填充方式满足其长度要求。
5. 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 提供服务的协议是( )。
A.PPP
B.IP
C.UDP
D.TCP
【答案】B
【解析】A 项:PPP 在TCP/IP体系结构中属于网络接口层协议(在ISO/OSI体系结构中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所以PPP 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B 项:ICMP 属于网络层协议,ICMP 报文直接作为IP 数据报的数据,然后再加上IP 数据报的首部进行传送,所以IP 直接为ICMP 提供服务。可能很多考生会有疑问,既然ICMP 协议在网络层,那应该由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来提供服务才合理。其实不然,如图所示。
图 网际协议IP 及其配套协议
ICMP 属于网络层的上半层,所以由IP 提供服务是合理的。而像网络层的下半层协议,如ARP ,就不能说是由IP 提供服务了,而应该是数据链路层的某个协议提供服务。
CD 两项:UDP 和TCP 都属于传输层协议,在层次上应该在ICMP 上面,为应用层提供服务。
6. 某主机的IP 地址为180.80.77.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 )。
A.180.80.76.0
B.180.80.76.255
C.180.80.77.255
D.180.80.79.255
【答案】D
【解析】此题其实就是求该网络的广播地址。首先,由IP 地址的第一字节180, 可以判断主机的IP 地址为B 类地址。另外,从子网掩码255.255.252.0中可以判断该网络从主机位拿出6位作为子网号。所以,可以得出主机位为10位。接下来将77转换成二进制,即01001101。保持前6位不变,将后两位以及IP 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都置为1, 即0100111111111111,转换成十进制为79.255。故该网络的广播地址为:180.80.79.255。
7. 对于10比特要传输的数据,如果采用汉明码校验,需要增加的冗余信息是( )比特。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汉明码是一个在原有数据中插入若干校验码来进行错误检查和纠正的编码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k 比特信息上附加r 比特冗余信息,构成k+r比特的码字。校验位的数目与传输数据的总位数有关,可以通过汉明规则进行计算:
r 的最小取值即为校验码的长度。可以计算得到r=4.
8. 对路由器而言,下列哪一项功能是唯一的?( )
A. 路由器捆绑了MAC 地址和IP 地址
B. 路由器接收广播报文,并提供被请求的信息
C. 路由器建立ARP 表,描述所有与它们相连的网络
D. 路由器对ARP 请求做出应答
【答案】B
【解析】A 项,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实质上是一种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它是基于IP 地址工作的。
B 项,其任务是转发分组。路由器接受广播报文,并提供被请求的信息。
C 项和D 项,ARP 是将IP 地址映射为MAC 地址的广播协议,它是在本地网络内广播ARP 请求,所有的本地主机接收ARP 请求,并根据情况做出应答、更新本机保存的ARP 表。
9. 下列的哪一项控制端到端传送的信息量并保证TCP 的可靠性?( )
A. 广播
B. 窗口
C. 错误恢复
D. 流量控制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