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物追踪采访

【答案】人物追踪采访的对象基本上有两类,一是名人,二是普通人。一般来说,读者对名人的事感兴趣,但是否成为追踪采访的题材,关键是看事情本身是否具有追踪的价值。关于普通人,关键也要看事情本身是否具有追踪的价值,普通人的事也有不平凡处。人物追踪采访有两种类型:①单一的人物追踪采访,这种采访,线索单一,采访起来较易; ②众多的人物追踪采访,这种采访,线索繁多,采访起来较难,要靠集体力量,一两个记者在短期内难于完成任务。人物追踪采访成果的报道形式。除了常见的新闻通讯外,还创造有组合式报道形式。人物追踪采访成果的报道形式也是一个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事物。

2. 直面采访

【答案】直面采访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又称面对面采访。其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在采访方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采访方式。记者运用这种采访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①直接面对个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即个别访问; ②直接面对群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如召集三五个人开座谈会、调查会等。这两种类型,又以个别访问进行得最多最为频繁。

3. 发散性思维

【答案】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发散性思维是记者采写活动中运用得最广的一种思维,首先对记者发现新闻线索,进行新闻策划很有帮助。

4. 记者的理论修养

【答案】记者的理论修养,是指记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即马克思主义水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结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对个人来说,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就无法胜任自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