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980经济学基础之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0.8(y-t ),且政府税收t 与自发性投资支出i 0同时增加50亿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 )。

A. 增加100亿元

B. 减少50亿元

C. 增加50亿元

D. 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根据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有y=c+i+g=150+0.8×(y-t )+i+g,化简得y=750+5i+5g-4t,据此可知k i =5,k i =-4。当投资i 增加50亿元时,均衡收入增加

(亿元); 同理,当政府税收T 增加50亿元时,均衡收入y 减少200亿

元。因此,当两项财政政策同时实施时,y 最终增加50亿元。

2. 货币主义坚持以( )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

A. 利率

B. 货币供给量

C 信贷流量

D. 准备金

【答案】B

【解析】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力主单一政策规则,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

3. 在下列选项中,可能造成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是( )。

A. 在所有产品提价时,工人认识到了自己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B. 政府实行投资津贴政策

C. 政府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D. 工资茹性

【答案】D

【解析】A 项,根据理性预期,工人认识到了相对价格未变,这就有可能使总供给曲线不向右上方倾斜; B 项,投资津贴作为总供给模型的外生变量,可能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 项,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对总需求的影响; D 项,工资茹性使得货币工资水平稳定,这种情况下价

格水平的上升会降低实际工资,使得企业的劳动成本支出下降,企业会因此增加雇员人数,进而社会总产出得以提高。总的来看,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社会总产出的提高,因此总供给曲线将向右上方倾斜。

4. 构成政策无效性命题的关键是( )。

A. 价格和工资是有完全伸缩性的

B. 预期是合乎理性的

C. 价格和工资是有完全伸缩性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

D. 信息是不完全的

【答案】C

【解析】当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且有理性预期时,由于市场会自动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的产出水平,因而任何政策都只会造成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因而政策无效。

5. 政府培训计划和最低工资的增加分别会( )。

A. 减少摩擦性失业,减少结构性失业

B. 减少结构性失业,增加摩擦性失业

C. 减少结构性失业,减少摩擦性失业

D. 减少摩擦性失业,增加结构性失业

【答案】D

【解析】政府培训计划提高了工人适应工作的能力,从而能减少寻找工作的时间,也就减少了摩擦性失业; 由上题知失业保障计划会增加摩擦性失业; 最低工资增加会增加结构性失业。

6. 消费者起初是借贷者,实际利率上升后,消费者继续作为借贷者,则他的境况会( )。

A. 变好

B. 变差

C. 不变

D. 不一定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实际利率上升后,预算约束变得更陡,如果消费者继续作为借贷者,则在新的预算约束下所作的最优化选择在原有预算约束下是可以支付得起的,但它没有被选择,说明消费者更偏好原有预算约束下的选择,因此,这种变动使得消费者境况变差。

图 实际利率上升对消费者的影响

7. AD 和LAS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表示( )。

A. 充分就业

B. 充分就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C. 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均衡

D. 都不正确

【答案】B

AD 曲线由IS-LM 模型推导而来,【解析】其上各点都满足货币市场、产品市场均衡,而LAS

曲线上的点都是充分就业点,因此AD 和LAS 曲线的交点表示充分就业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8. 储蓄增加将导致( )。

A.IS 曲线向右移动

B.IS 曲线向左移动

C.LM 曲线向右移动

D.LM 曲线向左移动

【答案】B

【解析】储蓄增加意味着相对来说消费需求减少了,从而总需求减少了,导致IS 曲线向左移动。

9. 古典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模型之间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 )。

A. 供给创造它自己的需求,而在古典模型中,需求创造它自己的供给

B. 总需求的变化主要导致价格变动,而在古典模型中,导致就业的变动

C. 总需求的变化主要导致就业的变动,而在古典模型中,导致价格变动

D. 价格是部分可变的,而在古典模型中,价格是完全可变的

【答案】D

【解析】古典模型坚持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而凯恩斯主义模型则认为需求创造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