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肝病至肝硬化的超声特点是()。 右叶缩小,左叶增大。 肝实质回声光点粗大,分布不均。 胆囊壁可呈反应性增厚。 早期门静脉扩张,管壁增厚。 网格状、鱼磷状的肝实质回声。
患者男性,48岁,多年饮酒史,近一个月上腹疼痛,饥饿时加重,呈现疼痛一进食一缓解规律。如为活动期溃疡,其内镜下的表现是() A.直径0.5~1.5cm椭圆形凹陷,底部覆以白苔,其上可见出血点或血痂,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呈堤状隆起。 溃疡缩小、变浅、白苔边缘光滑变薄,周边水肿,再生上皮明显呈红色栅状,可见黏膜皱襞集中,达溃疡边缘。 溃疡面消失被再生上皮覆盖,黏膜皱襞呈放射状集中。 黏膜充血、斑片状发红,黏膜水肿、反光增强。 黏膜肥厚、水肿,皱襞粗大似脑回状。
患者,男性,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月,发热间隔不规律,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尿少,尿黄,头痛,腰痛,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R23次/min,P98次/分,BP125/8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扣痛(-),化验∶HB90g/L,WBC8.5×109/L,RBC2.4×1012/L,脑脊液∶白细胞110×109/L,糖2.8mmol/L,氯化物110mmol/L,蛋白定量0.64g/L。该患者最适应的治疗是()。 A.给予抗菌药物。 口服伯氨喹。 氯喹+伯氨喹。 干扰素。 糖皮质激素。 青蒿素。
RF阳性一般不见于()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系统性硬化症。 骨性关节炎。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是() 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转化黏膜。 类同于病毒的致病机制。 引起炎症反应。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没有关系。 患者自身免疫因素造成。
下列关于消化性溃疡描述准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