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史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BSkyB
【答案】BSkyB 是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S 勺Broadcasting )的简称,是新闻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也是英国和爱尔兰地区最大的付费电视台,在英国公司的排行榜上排名第19位,资产达118亿英镑,约合192亿美元。作为全球最为成功的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商之一,BSkyB 有一套为整个英国提供服务的、拥有数百个数字频道的、欧洲最大的直接到户的卫星付费电视系统。采用月租、多频道包、IPPV 即时按次付费、互动增值服务等灵活的商务模式为其订户提供服务。同时,BSkyB 利用数百个频道中的48个频道来开展准视频点播业务。1998年10月,BS 称B 开通数字服务,现在己有注册有效订户650多万,成为全球数字电视运营商的楷模。BS 匆B 的前身是英国天空电视台(SkyTelevision )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BritishSatelliteBroadcasting ,简称BSB )o
2. 《波士顿新闻信札》
【答案】《波士顿新闻信札》是美国新闻史上的第二份报纸。由波士顿首任邮政局长坎贝尔于1704年4月24日创办,带有半官方色彩,是一张双面印刷的单张报纸,每周出版一次。该报有一些出色的表现:①坎贝尔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办报认真,对读者负责; ②注意报道本地新闻消息,文字简练有力,信息量比较大; ③重视刊登广告,开创了美国新闻广告史的历程。但该报在国外新闻报道上并不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坎贝尔认为新闻即是“最近的历史”,不重视新闻的时效性。该报完全竞争不过海船从英国直接带来的报纸。
3. 反“客里空”运动
【答案】反“客里空”运动是指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新闻界为了反对新闻失实而发起的‘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年6月15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这一运动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我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
4. 哈姆斯沃斯(北岩勋爵)
【答案】哈姆斯沃斯是英国著名报人,英国现代新报业的领袖人物。1865年出生,1888年创办刊物《回答》并获得成功。1894年,他买下了《新闻晚报》,1896年5月,他创办了全国性报纸《每日邮报》。《每日邮报》定价低廉,精编易读,标题生动,文字简洁,基本上是忙人和穷人的报纸,1901年,该报销数达到了100万份。1908年11月他推出了另一份更黄色的小型报纸一一《每日镜报》。这份报纸的特点是插图和照片多得惊人,主要内容完全是耸人听闻的趣味性、刺激性社会新闻,桃色消息和犯罪新闻刊登数量最多。1909年,这份黄色的半便士插图小报的销量也达到每天100万份,成为当时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报纸。哈姆斯沃斯作为英国黄色新闻的始祖、新报业的领袖、现代小型报纸的创始者、早期英国垄断报业寡头之一而载入新闻传播事业的史册。
5. 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
6. 《论出版自由》
【答案】《论出版自由》是被后世誉为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也是关于思想自由、传播自由的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该书出版于1644年,作者是英国的约翰·弥尔顿。虽然弥尔顿的这篇文章并没有全面论述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各项原则,但却提出了反对封建集权主义强化控制出版言论自由的有力论点,强烈谴责了当时整个封建检查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弥尔顿特别强烈地反对专制集权的书报检查制度,呼吁“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打发己见,并根据良知来做自由的讨论”,认为这才是一切自由之中最重要的自由。弥尔顿强烈要求公民拥有依据个人的良知自由地获取信息、陈述及辩论的权力。正是从弥尔顿的这些思想里,西方新闻界逐渐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这就是“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真理具有“自我修正”的属性。
7. 《真理报》
【答案】《真理报》是俄国重要的工人阶级报刊。该报在列宁的指导下,由斯大林、阿尔钦斯基、普列塔耶夫三人于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创办。该报继承和发扬了列宁在《火星报》的革命传统。保护党性的纯洁、重建革命政党和对无产阶级民众进行革命的教育工作是《真理报》生存的基础和全部意义。在伟大的十月革命实施和准备时期,《真理报》一直旗帜鲜明地表现出了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战斗性质,为宣传革命的纲领、准备和领导群众参加最后的决战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无论是在确定党的新方针时期((3}4月),还是群众革命动员时期((5-}=8月)及组织革命武装冲锋时期((9}-10月),《真理报》都紧密地团结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身边,积极广泛地宣传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组织和鼓动群众实施党的一系列任务,从而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