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810建筑基础知识之建筑构造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有关屋面泛水防水构造的条文,下列哪条不符合规范要求?( )
A. 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用满贴,泛水高
B. 泛水遇砖墙时,卷材收头可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
C. 泛水遇混凝土墙时,卷材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密封胶密封
D. 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直接用水泥砂浆抹灰保护
【答案】D
【解析】《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第5.4.3条的规定,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在泛水卷材面砌砖后抹水泥砂浆或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也可以涂刷浅色涂料或粘贴铝箔保护。不能直接用水泥砂浆抹灰保护。(注:在2012年版规范规定中,泛水的防水层下部应增加附加层进行保护)。
2. 下列哪种砌块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蒸汽养护?( )
A. 加气混凝土砌块
B. 石膏砌块
C. 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
D. 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
【答案】B
【解析】由于石膏在常温下凝结硬化很快,所以石膏砌块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蒸汽养护。
3. 关于楼梯扶手高度的规定,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
A. 高层建筑室外楼梯当作为辅助疏散楼梯使用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
B. 室内楼梯临空一侧水平扶手长度为0.70m 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0m
C. 楼梯为残疾人设上下两层扶手时,上层扶手高度为0.90m ,下层扶手高度为0.60m
D. 幼儿园建筑中,供幼儿使用的靠墙扶手高度不应大于0.75m
【答案】A
【解析】室外楼梯作为疏散楼梯时,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 ,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 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 残疾人使用的扶手为上、下两道,上部扶手的高度为0.90m ,下部扶手的高度为0.70m ; 幼儿扶手的高度不应高于0.60m 。
4. 有关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构造抗渗性的规定,下列哪条有误?( )
A.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6
B.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小于250mm
C. 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 并不得贯通
D.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答案】D
【解析】《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7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 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并不得贯通;③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
二、简答题
5. 简述先张法与后张法的基本施工工序。
【答案】(1)先张法基本工序
①在台座(或钢模)上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至控制应力,并用夹具临时固定;
②支模并浇灌混凝土;
③养护混凝土(一般为蒸汽养护)至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切断预应力钢筋。
(2)后张法基本工序
①浇筑混凝土构件,并预留孔道;
②养护混凝土到规定强度值;
③在孔道中穿筋,并在构件上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至控制应力;
④张拉端用锚具锚住预应力钢筋,并在孔道内压力灌浆。
6. 提尚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
【答案】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的措施有:
(1)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有增加外墙厚度、选用孔隙率高及密度小的材料做外墙、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等三种方式。
(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一般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的缝隙处理等。
(4)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使墙体根据需要具有热工调节性能。
7. 楼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
【答案】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1)梯段
俗称梯跑,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通常为板式梯段,也可以由踏步板和梯斜梁组成梁板式梯段。为了减轻疲劳,梯段的踏步步数一般不宜超过18级,但也不宜少于3级,因梯段步数太多使人连续疲劳,步数太少则不易为人察觉。
(2)楼梯平台
按平台所处位置和标高不同,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之分。两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
用来供人们行走时调节体力和改变行进方向。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除起着与中间平台相同的作用外,还用来分配从楼梯到达各楼层的人流。
(3)栏杆扶手
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当梯段宽度较大(3股人流以上)时,非临空面也应加设靠墙扶手。当梯段宽度很大(4股人流以上)时,则需在梯段中间加设中间扶手。
8. 当底层平台下作出入口时,为保证净高,常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在底层变作长短跑梯段。起步第一跑为长跑,以提高中间平台标高。这种方式仅在楼梯间进深较大、底层平台宽富裕时适用。
以满足净空高
标高(2)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
使其低于底层室内地坪标高度要求。但降低后的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仍应高于室外地坪标高,以免雨水内溢。这种处理方式可保持等跑梯段,使构件统一。但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的降低,常依靠底层室内地坪
绝对值的提高来实现,可能增加填土方量或将底层地面架空。
(3)综合上两种方式,在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适当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这种处理方式可兼有前两种方式的优点,并弱化其缺点。
(4)底层用直行单跑或直行双跑楼梯直接从室外上二层。这种方式常用于住宅建筑,设计时需注意入口处雨篷底面标高的位置,保证净空高度在2.2m 以上。
9. 台阶与坡道的构造要求?
【答案】(1)台阶
①台阶尺度
由于台阶处于室外,台阶踏步宽度应比楼梯踏步宽度大一些,使坡度平缓,以提高行走舒适度。其踏步高(h )一般在100〜150mm 左右,踏步宽(b )在300〜400mm 左右,步数根据室内外高差确定。
②台阶面层
由于台阶位于易受雨水侵蚀的环境之中,需慎重考虑防滑和抗风化问题。其面层材料应选择防滑和耐久的材料,如水泥石屑、斩假石(剁斧石)、天然石材、防滑地面砖等。
③台阶垫层
步数较少的台阶,其垫层做法与地面垫层做法类似。一般采用素土夯实后按台阶形状尺寸做C15混凝土垫层或砖石垫层。 标准较高的或地基土质较差的还可在垫层下加铺一层碎砖或碎石层。
(2)坡道
①坡道尺度
建筑物出入口的轮椅坡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200_,坡度不宜大于1/12, 当坡度为1/12时,每段坡道的高度不应大于750mm ,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大于9000mm 。当长度超过时,需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直行、转弯时均不应小于1500mm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