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传染性及寄生虫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10岁女孩,发热伴咽痛1天,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初步考虑为猩红热。引起本病的病原菌是()

A . A.草绿色链球菌
B .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 甲型B群链球菌
D . B群链球菌
E . 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

10岁女孩,发热伴咽痛1天,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初步考虑为猩红热。10岁女孩,最合适的治疗是() A.口服琥乙红霉素。 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 口服阿莫西林。 华素片含喉片。 10岁女孩,发热伴咽痛1天,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初步考虑为猩红热。10岁女孩,本病恢复期皮疹的特点是() A.颜色转棕褐色伴脱屑。 颜色从鲜红转暗红色,逐渐隐退。 疹退蜕皮后色素沉着。 颜色转暗红后隐退,不同程度脱皮或脱屑。 颜色转淡,全部退掉,无脱屑或脱皮。 初产妇,40周妊娠规律宫缩18小时,查:宫口开大6cm,宫缩渐弱,20~30秒,间隔6~7分钟,2小时后复查,宫口仍开大6cm,S-1,骨盆外测量正常范围,胎心率130~135次/分,规律首选的处理措施是(). A.缩宫素静脉点滴。 立即行剖宫产术。 肌注哌替啶。 鼓励产妇进食、休息。 等待其自然分娩。 G1P0,孕37周。骨盆外测量:骶耻外径18.5cm,髂前上嵴间径23cm,坐骨结节间径7.5cm,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之和为14cm。肛诊:骶骨板弯曲好,骨盆内聚,坐骨棘间径约9cm,骶坐切迹可容1+指,胎儿估计3000g,胎头浮,胎心140次/分。此孕妇孕39周在家规律宫缩5小时急诊入院。肛查宫口开大4cm,产妇阵阵屏气向下用力:此时最可能的胎方位是(). A.枕前位。 枕后位。 前不均倾位。 胎头高直位。 枕横位。 G1P0,孕37周。骨盆外测量:骶耻外径18.5cm,髂前上嵴间径23cm,坐骨结节间径7.5cm,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之和为14cm。肛诊:骶骨板弯曲好,骨盆内聚,坐骨棘间径约9cm,骶坐切迹可容1+指,胎儿估计3000g,胎头浮,胎心140次/分。据以上骨盆所测各径线,属哪个平面狭窄?() A.骨盆入口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 中骨盆。 中骨盆及出口平面。 骨盆三个平面。 10岁女孩,发热伴咽痛1天,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初步考虑为猩红热。引起本病的病原菌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