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八股文
【答案】所谓八股文,((明史·选举志二》解释说“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文还称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它是在宋朝经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是一种命题作文,有固定的结构。一般而言,每篇八股文的结构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又称出题、领题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这四个部分中各有两股,两股的文字繁简、声调缓急,都要对仗,合称八股,八股文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形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在产生之初,它对于考试文体的标准化,促进人才选拔的客观公正,应该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然而,八股文的负面影响也同样明显。它禁锢了士人的思想,严重败坏了士风、学风和社会风气。它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危害尤甚。因此,八股文遭到许多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
2. “壬戌学制”
【答案】“壬戌学制”是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提到的学制系统,是
,亦称“新学制”年为旧历壬戌年,故称壬戌学制。为区别于民初的“壬子癸丑学制”。新学制以
下列七条标准为依据: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地方伸缩余地。新学制在学校系统总说明中提出:学制分期大致以儿童身心发展为根据,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顾及学生个性及智能,高等、中等教育之编课采用选科制,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壬戌学制采用美国学制的一种,即“六三三四”制,规定初等教育6年(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 中等教育6年(初级和高级中学各3年,师范学校6年,其中后期师范3年); 高等教育3~6年(大学4~6年,专门学校3年以
,入学年龄为6岁。学制《附则》还规定: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年限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上)
尽量发展; 对于精神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
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的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前一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综合成果。但学制的主要缺点是在移植美国综合中学制上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实际,因而在实行中困难很大,本欲加强的方面,如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反而被削弱。
3. 汉代太学
【答案】汉代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中央官学。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
的治术人才,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黔百家,定儒于一尊,于建元五年,即前136年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即前124年置博士弟子。西汉博士以名流升任,东汉须经过考试,弟子入学,一由太常于京师地方直接挑选“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 一由郡国选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汉代太学没有规定修业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武帝时一年一考,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太学作为汉代的最高学府,统治者十分重视,形成了视学的传统。
4. 苏湖教法
【答案】苏湖教法是比宋著名教育家胡缓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他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学习六经经义,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 治事斋学习一些应用学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生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苏湖教法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北宋庆历兴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制举
【答案】制举是皇帝亲诏临时设置的唯策取士的制度,经历了沿袭传统的间对口试到定型为分科笔试的演变过程,于高宗显庆时完全纳入科举取士体制。制举考录程序较简单,一般不定期,由皇帝临时决定考试科目,应考者自举或被举到京师,在殿庭直接参加考试,登科者可立即授官。唐代制举考试的方式,有别于科举取士的其他考试,凸显了选拔非常人才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唐代制举既是整个科举取十体制的一部分,义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皇帝亲临主考、唯令试策和举选合一,乃是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6. 经世致用
【答案】经世致用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思想,又称经世致用之学。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额、颜元、李搽、王源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批评理学的空疏,无裨于国
,而不是为了“游谈”家危亡,强调做学问是为了“经世致用”。他们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
,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伦理的“学为圣人”
的治术人才。这种主张敢于批判传统理学教育的束缚,追求教育变革,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二、简答题
7. 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
【答案】墨家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墨家之名从创始人而得。墨家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责。墨翟认为贤士或兼士是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
否在位,对国家的治乱盛衰有决定性的影响。墨家所要培养的贤十或兼十,必须具有“兼爱”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又是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2)教育内容
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墨翟的教导不仅是坐而言,而且是起而行。
(3)教学思想
①墨家认为,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亲知”往往只
,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能知道一部分,“传闻”又多不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
这对于人们的认识事物,作了明确的分析。
②墨翟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表或三法。墨子主张用“本”、“原”、“用”三表法,就是上考历史,下察百姓耳目所实见实闻,再考察政令的实际效果是否对国家、百姓人民有利。
③墨家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为了与不同的学派或学者论争,墨翟创立了
,应用类推和求故的思想方法进行论辩,以维护他的论点。墨翟重一些逻辑概念如“类”与“故”
视逻辑思维,辩析名理,不仅运用于论辩,而且运用于教学。
④强调主动和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8. 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问卷包括以下几种问题型式: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
同意”
示例:
你是班主任吗?
A. 是
B. 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示例:
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日? (限选三项)
A. 新闻类
B. 影视剧类
C. 体育类
D. 广告类
E. 谈话类
F. 歌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