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和由PCR衍生的技术是发展最好、应用最广泛的核酸扩增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广泛,除外() A.可完全替代常规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发现新的耐药机制。 先于培养和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特定耐药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MIC测定结果不定或MIC测定结果处于耐药折点附近,无法判定药敏结果时,可用基因方法检测耐药基因。
患者,女,38岁。气急,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HR120次/分,律齐,BP96/60mmHg,RR20次/分,安置Swan-Ganz导管后,监测心排出量,心排出量的正常值是() 2~31/min。 4~81/min。 8~101/min。 10~151/min。 3~41/min。
女性,12岁。术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复苏中紧急采取的循环支持措施是(). A.心脏按压。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积极补液,保证重要脏器灌注。 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 以上都是。
PCR和由PCR衍生的技术是发展最好、应用最广泛的核酸扩增技术。以下技术中不能用于PCR扩增产物分析的是() A.PCR结合探针杂交。 显色微量滴定板系统。 化学发光技术。 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 免疫比浊。
患者女性,78岁,发热、腹痛、皮肤黄染2天,少尿1天。查体:神志不清,体温39℃,血压70/40mmHg,心率130次/分,全身湿冷。留置导尿见尿色深黄,尿量50ml。化验pH7.230,Pa0268mmHg,PaC0224mmHg,BE-12mmol/L,K+5.0mmol/L,血肌酐218μmol/L,血尿素氮20mmol/L。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尿量是很重要且很有意义的指标,治疗目标是多少[ml/(kg·h)]()。 0.5。 1.0。 1.5。 2.0。 2.5。
下列哪种情况可考虑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