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宏观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假定甲厂商为乙厂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为400美元,乙厂商为甲厂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为300美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付互相抵消300美元,结果甲只收乙100美元。试问计入GDP 的是否就是这100美元?

【答案】不是。

,因为GDP 计算的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计入GDP 的应当是700美元(=300+400)

值,现在甲乙两厂商生产的服务价值总共是700美元而不是100美元,因此,计入GDP 的应是700美元,至于双方抵消多少,和GDP 计量无关,否则,甲乙两厂商相互销售时计入GDP 的就都只是相互收支抵消后的支付余额了。

2. 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均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答案】(1)政府支出的增加意味着总需求(或总支出)的增加,这将使产量和收入增加,

,新增加的货币需从而增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或LM 曲线不变)

求会使利率上升,最终引起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下降来保证货币市场均衡。在IS-LM 模型上,这个过程表现为在LM 曲线不变的条件下,IS 曲线向右上力一移动,总需求的增加引起收入和利率的同时增加。

(2)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需求不变的话,利率将会下降,从产品市场看,在IS 曲线上,在既定投资函数上,利率的下降会导致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这个过程表现为在IS 曲线不变条件下,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并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上升。

3. 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何区别?

【答案】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即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支出。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是一样大的。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

是同方向的,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二、论述题

4. 利率与汇率的变动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下表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请分析利率与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由表可以看出,自2002年起,为应对通货膨胀以及其他经济问题,我国多次卜调存贷款利率。这种存贷款利率上调一方面是应对宏观经济现状,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众多影响:

①有助于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从而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自2002年起,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出现了一定的过剩,这种过剩的流动性刺激企业投资的过度增加。通过上调存贷款利率有助于合理控制信贷综合和信贷投放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抑制一些行业的过热投资。

②有望为股市“降温”。当前存在资产价格过高的问题,需要对市场进行引导,有必要通过上调利率等方式进行有效引导。上调存贷款利率势必给股市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投资者对未来股市盈利预期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加大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达到给股市降温的作用。

③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利率上调对稳定通胀将产生正面效应。通过适时适度地上调存贷款利率,将稳定通胀预期,抑制较高的物价向更高水平的通胀转化。

,外汇储备保持快④统计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一直呈现“双顺差”

速增长。加息后,进一步加大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外国资本由于没有利率风险而更加空前地进入中国市场,外汇压力越来越大,通货膨胀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2)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呈现出单边的升值,而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众多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①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第一、有条件的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在进口产品价格的涨幅小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使进口的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这样,对于广大居民而言,消费进口产品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如果其产品价格以人民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采购,如造纸、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其生产成本因人民币升值而下降,从而提升企业利润。

第二、国内居民出国旅游和留学的成本降低。人民币升值,可以使人们花费比以前更少的人民币就可以到欧美等地区留学、旅游。

②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

第一、不利于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其盈利水平与本外币的汇率水平密切联系。在出口产品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本币相对于某一国际结算用外币升值的话,则意味着企业与以前相比出口换回的本币数量减少,企业利润下降,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出日积极性,如果出日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再加上国内通货膨胀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有的几乎为零,面临着生存危机。

第二、失业压力会加人。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出口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而这些出口企业中,人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劳动者将面临着失业的压力。

第三、金融风险会加大。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我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国际游资和热钱会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进入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

第四、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外资的进入,造成中央银行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流动性过剩; 同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外资涌入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其产生的“财富效应”将引起国内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使我国目前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第五、增加了债权人的损失。对于外债,作为债权人的国家和企业,随着本币的不断升值,其损失也在不断增加。作为世界上持有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我国是美国的债权人,在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过程中,损失很大。对企业而言也不例外。

5. 解释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与交易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与交易理论之间的联系

两种理论的联系为:①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与交易理论都考虑了货币及其他不同的生息资产,都涉及资产组合; ②这两种理论都运用了资产的流动性假设; ③这两种理论都形成了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补充,完善了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与交易理论之间的区别

①两种理论所强调的货币的职能不同。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作用; 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强调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