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705语言学理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了解音质的详细情况和它在语言中的作用,这是语音研究的首要任务。
2. 音位文字
【答案】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它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3.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
4.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答案】(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是与词汇意义相对的,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可以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两种,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
(2)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
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和级。
二、简答题
5. 举例说明词序、虚词和语调在表达句法结构中的作用。
【答案】(1)词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就是词序,它是不少语言中表达句法结构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例如在汉语中,同样几个词,如果先后顺序不同,往往就可以构成不同的句法结构,例如“努力学习”是限定结构,“学习努力”是主谓结构。
(2)起连接作用的虚词也是一种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手段。在主谓结构中,有时要用系词(如汉语的“是”)。例如汉语“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去掉了“是”,就不称其为主谓结构。
(3)语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句法结构的语法手段。例如,停顿可以区别不同的句法层次,例如汉语“三乘四加二”在“三”之后还是在“四”之后有短暂的停顿,句法关系是不一样的。
6. 语言和文字有什么不同?
【答案】语言和文字是语言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1)历史长短不同
语言的历史和人类的起源的历史一样久远,而文字的历史则相对短一些,语言是第一性,文字是第二性,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2)普遍性不同所有的人都会说话。但是,在苏美尔人创造文字之前,人们没有文字。即便是现代,仍然存在很多没有文字的民族,如几内亚; 而且在有法定文字的社会,也有不少人不识字。
(3)习得的区别所有的人都在一生中头两年里开始学说话,其中很多相关的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学习来的。一般,学习书写以学会说话的能力为基础。
(4)独立性小同绝大多数能识字的人可以用言语和文字表达同样的意思,不过言语比文字表达得明确。
(5)可重复性不同
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其自身的局限,而书面语的产生则改变了语言的这一局限,在磁带录音发明以前,除了依赖不甚准确的记忆和文字手段之外,人们无法记录或者保存语言。而文字则可以保存数千年。文字的永久性使得图书馆、历史、时间表、词典、菜单以及我们通常所称的“文明”成为可能。
(6)使用范围不同书面语用于操纵政治经济权力、记录重要文献、传播教育,所有这些都给予书面语附加上一种优越性。在有文字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渐渐把书面语当做重要的手段; 而口语则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交际语,二者在不同的使用范围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7)发展变化程度不同语言无时无地不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可是,操这种口头语的人也许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对于书面语来说,由于其永久性和标准性,使得书面语具有保守性,其变化缓慢,一定程度
上还会造成文言脱节。
(8)可干预性不同
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改革,借用,创造,替换等认为措施对其进行使用的规范,但是语言的发展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自发演变的,是具有约束性的,不能人为的随意修改。
(9)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不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文字则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最重要的辅助语言实现交际作用的工具。总之,语言和文字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二者在很多方面有着具体的不同,共同发挥着作用。
7. 语言词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不同语言的词汇是不同的系统,各有自己的特点:
(1)什么样的意义与什么样的语音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2)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也可以有几个意义。
(3)甲语言中用一个词来标志的一定范围的事物,在乙语言中却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 反过来,其中乙语言的一个词所标志的事物在甲语言中却要用词的组合来标志。
8. 什么是语言的一般词汇?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语言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比较,一般词汇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9. 什么是音位变体? 音位的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有什么不同?
【答案】(1)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称作这个音位的变体。音位变体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种。
(2)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音位的条件变体是在一定语言中各有一定的出现场合而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10.像“神”“鬼”“天堂”“上帝”之类的词义既然原来就是歪曲地、错误地反映了客观对象,而且我们现在也己正确地认识了它们,那我们为什么在交际中有时还用它们?
【答案】(1)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还包含一些幻想的成分。正因为如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幻想就会脱离现实,歪曲地、错误地反映客观对象,并且用一定的语音来表达它们,创造出没有正确地反映现实的词。
(2)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里,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碰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万能力量在操纵一切,并希望它能帮助自己克服种种困难,使生活变得自山和幸福。人们就在这种愿望的基础上,根据现实中的事物来幻想上帝、神仙、天堂的样子,并创造了“上帝”“天堂“神仙”之类的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