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题库>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题库

问题:

[单选] ITP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

A . A.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B . B.抗体与血小板内含物结合
C . C.抗体与血小板膜结合
D . D.巨噬细胞吞噬被抗体包被的血小板
E . E.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结合后,暴露Fc段的结合位点并激活补体

女,32岁,既往体健,妊娠37周,突发头痛,视物不清3天,今晨头痛加剧,恶心、呕吐3次来院。提示:在准备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突发性腹痛,并有少量阴道出血,查体:血压148/96mmHg,宫高32cm,腹围102cm,强直性宫缩,有压痛可疑,胎位不清,胎心率182次/分。阴道少量流血,肛查宫颈管未消失,宫口未开。目前考虑出现的情况有() A.急性胎儿窘迫。 阴道静脉曲张破裂。 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破裂。 某初产妇,宫口已开全,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骨盆横径一致,小囟门在9点,大囟门在3点。该产妇为何种胎位()。 A.LOT。 ROT。 LOA。 ROA。 LOP。 39岁经产妇,孕5产1,3年前行剖宫产。现孕36周,临产24小时未分娩,由外院转来。接诊过程中产妇呼叫腹痛,突然晕厥,意识尚清醒,查体:BP60/40mmHg,P120次/分,腹部膨隆,压痛明显,可触及胎体,子宫轮廓不清楚,胎心听不清,阴道出血如月经量,宫口似近开全,S-O。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破裂。 先兆早产。 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 卵巢肿物破裂。 某初产妇,宫口已开全,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骨盆横径一致,小囟门在9点,大囟门在3点。胎头枕部需向哪个方向转动,胎儿才能娩出()。 A.逆时针转45°。 顺时针转45°。 逆时针转90°。 顺时针转90°。 逆时针转180°。 女,32岁,既往体健,妊娠37周,突发头痛,视物不清3天,今晨头痛加剧,恶心、呕吐3次来院。提示:入院治疗8小时未再抽搐,血压156~180/110~126mmHg,肛查宫颈管未消失,宫口未开,骨盆未见异常。恰当的处理有() A.人工破膜引产。 即刻剖宫产终止妊娠。 静脉滴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 25%硫酸镁静滴,注射利血平。 降压治疗,等待自然分娩。 治疗24~48小时,血压控制不满意即终止妊娠。 ITP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伴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而引起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85%以上病例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可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即成为伊文氏(Evans)综合征。本病的特征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脾脏无明显肿大。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