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822细胞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内有丝分裂
【答案】核内有丝分裂是指在核分裂过程中核膜始终保持完整的一种有丝分裂方式。纺锤丝可以完全局限在核内,如酵母菌;也可伸出核膜以外,但仍保持核膜的完整性。
2.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答案】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指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其具有高度特异性,是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其相应的配体特异性的结合来实现的。如细胞摄取胆固醇过程就是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3.
【答案】
别为的重链和的中文意思是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网格蛋白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分的轻链组成的二聚体,3个二聚体形成包被的结构单位一一三脚蛋白复合体。一种小分子GTP 结合蛋白在深陷有被小窝的颈部组装成环,dynamin 蛋白水解与其结合的GTP 引起颈部缢缩,最终脱离质膜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4. 核孔运输。
【答案】核孔运输是指胞质溶胶中合成的蛋白质穿过细胞核内外膜形成的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过程。核孔运输又称为门运输,核孔是如同一扇可开启的大门,而且是具有选择性的门,能够主动运输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5.
【答案】RNAi 的中文名称是RNA 干扰。RNA 干扰是指与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 诱导的特
,异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其作用机制是双链RNA 被特异的核酸酶降解,产生干扰小RNA (siRNA )
RISC 与同源的靶RNA 互补结合,,这些siRNA 结合其他元件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 )
降解靶RNA , 从而抑制、下调基因表达。该方法已经发展成为基因治疗、基因结构功能研究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6. 内共生学说
【答案】内共生学说 是指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的一种学说。线粒体来源于细菌,即细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长期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叶绿体来源于蓝藻,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在共生关系中,形成了叶绿体。
7.
【答案】 的中文意思是单克隆抗体技术,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 和Kohler 发明的技术,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 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
8. 细胞凋亡
【答案】细胞凋亡
小体被吞噬消化。
是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该过程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凋亡细胞最后以凋亡
二、选择题
9. 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最分散?( )
A. 前期
B. 前中期
C. 中期
D. 后期
【答案】A
【解析】B 项,前中期的一个特征性现象是染色体整列,染色体彼此靠近慢慢排列在赤道板上。C 项,中期染色体已完成整列,规则的排列在赤道板上。D 项,后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排列较规则。
10.下列连接方式中,除( )外,都具有通讯作用。
A. 桥粒连接
B. 间隙连接
C. 胞间连丝
D. 化学突触
【答案】A
【解析】通讯连接主要包括间隙连接植物细胞中的胞间连丝
神经细胞间的化学突触和
11.关于蛋白质进入细胞核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靠核定位信号引导,完成引导后被切除
B. 由核孔复合体通过
C. 具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不一定能够到达细胞核
D. 运输时需特殊蛋白帮助
【答案】A
【解析】靠核定位信号引导,完成引导后不被切除。
12.新合成的磷脂由内质网转移到线粒体的方式是( )。
A. 出芽方式
B. 磷脂转位因子
C. 磷脂转换蛋白
D. 膜泡运输
【答案】C
【解析】磷脂转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转移到高尔基体、溶酶体和细胞膜上的磷脂主要通过出芽方式,转移到线粒体和过氧化酶酶体主要通过磷脂转换蛋白。
13.(多选)在线粒体蛋白转移到线粒体中起作用的有( )。
A.
B. 分子伴侣
C. 导肽
D. 序列 【答案】
【解析】A TP 提供能量,导肽引导肽链进入线粒体,分子伴侣协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
14.以下哪个特征是活性染色质的标志?( )
A.
B.
D. 具有
【答案】D
1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B. 细胞衰老会发生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增加等现象
C. 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期,细胞衰老与死亡发生在老年期
D. 健康成人体内,细胞凋亡最常发生于肠道与骨髓的细胞
端第9个赖氨酸的甲基化
端第27个赖氨酸的甲基化 结合 超敏感位点 C. 有大量的组蛋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