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护理(医学高级)题库>免疫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两岁女童,因持续发热1周伴皮疹来院就诊。入院后检查发现四肢末端实性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燥、咽部黏膜弥漫性发红,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川崎病。护士除监测皮肤黏膜受损情况外还应当密切监测()

A . A.心血管系统症状
B . 呼吸系统症状
C . 消化系统症状
D . 泌尿系统症状
E . 骨骼关节症状

患者女,43岁,患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低血压48h,经扩容、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等内科治疗后,现尿量约10ml/h,无黄疸。查体:P110次/min,R24次/min,BP90/60mmHg;CVP9cmH2O。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相对密度1.010;PaO275mmHg。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肾功能开始恢复的标志是() A.血肌酐正常。 水肿减退。 水肿消失。 进行性尿量增多。 血钾降至正常。 尿相对密度上升。 尿相对密度下降。 凝血过程的内源性与外源性激活的区别在于() 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过程。 B.凝血酶形成过程。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血小板第三因子是否参与。 E.Ca2+是否参与作用。 患者女,43岁,患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低血压48h,经扩容、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等内科治疗后,现尿量约10ml/h,无黄疸。查体:P110次/min,R24次/min,BP90/60mmHg;CVP9cmH2O。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相对密度1.010;PaO275mmHg。此时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提示如患者少尿2d,出现气促;实验室检查:SCr642μmol/L,血钾6.4mmol/L。)() A.严格限制水、钠摄入。 静脉使用钙剂。 给予袢利尿药。 给予血管扩张药。 透析疗法。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 给予环磷酰胺。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6.35~6.45。 6.50~7.05。 7.10~7.30。 7.35~7.45。 7.50~7.65。 属于影响老年人药物分布的因素是()。 肾血流量减少。 胃酸分泌减少。 肝药酶活性降低。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 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而耐受性下降。 两岁女童,因持续发热1周伴皮疹来院就诊。入院后检查发现四肢末端实性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燥、咽部黏膜弥漫性发红,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川崎病。护士除监测皮肤黏膜受损情况外还应当密切监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